第二章 节日民俗.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岁时节令 节日的定义 节日就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的日子,一般有固定的日期,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 按照时序来讲主要有以下这些: 春节 元宵节(上元 )龙抬头 上巳节 寒食与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鬼节(中元 )中秋节 重阳节 寒衣节 下元节 腊八节 春节 春节 春节的由来 1、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2、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3、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 4、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5、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春 节 古代又称元辰、元日、正旦等,意思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俗称过年,是中国人(主要是汉族)最为隆重的综合性节日。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之长,节日内容之丰富,胜过其他所有节日。 腊月里的民俗童谣 二十三,祭灶关;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割猪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 春节习俗 1、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 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2、祭社。 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 联、对子、桃符等。 4、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5、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 6、祭祖 7、守岁 8、年夜饭 9、拜年 广州的迎春花市:买盆花过新年 说说你的家乡 是怎么过年的吧 敬神 祭祖 贴春联 拜年 过年有什么禁忌呢?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我国最早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五代十国时期蜀国国君孟昶写。 元宵节 “春节重在礼,灯节重在乐” 又称为“上元节”、“灯节”。正月即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 民俗活动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 元宵节点灯、放烟火的来历 元宵节吃元宵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猜一猜 半部春秋。(打一字) 不是男孩。(打一字) 一物三口,有腿无手,谁要没它,难见亲友。 (打日常生活用品) 左手五个,右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 (打一日常用品) 小小狗,手里走。走一走,咬一口。 (打一日常用品) 元宵(汤圆、汤团子) 1、民俗活动:吃汤圆、猜灯谜、看花灯、踩高跷、 舞狮子。? 2、走桥:江南的乌镇、同里等水乡古镇有走桥的习 俗。走百病:安徽寿春、山西大同、四川成都等地有 走百病的习俗。 3、迎紫姑神:茅厕姑娘 4、祭蚕神:保佑蚕桑丰收 5、袁世凯与元宵 6、中国的情人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紫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