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

翻译美学 ——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我国翻译的美学渊源 佛经翻译家支谦,“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严复,“信达雅”,“译事三难”论 茅盾,重“神韵” 郭沫若,“风韵译” 朱生豪,保持“神味”和“神韵” 傅雷,“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钱钟书,“化境” (毛荣贵,2005:7-9) 上千年的翻译论史,实质是一种翻译美学的讨论——翻译的“内容真”与“形式美”的问题 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 (毛荣贵,2005:7-9) 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珠联璧合;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天作之合(毛荣贵,2005:1) 翻译美学的界定 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 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 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 翻译中的审美活动 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 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在现等 (毛荣贵,2005:7) 美学理念的感性层面 在对翻译现象和本质的透视中掺入审美、咀嚼美、挽留美以及创造美的意识。 “审美——赏美——造美” 化被动为主动,化阻滞为灵动,创造译文美 (余继英,2006) It did not hurt him half as much to tell May a lie as to see her trying to pretend that she had not detected him. 原译:对夫人撒谎给他造成的心灵伤害,还不到发现夫人假装没有识破他的谎言而造成的心灵伤害的一半。 如此译文,信则信矣!“not…half as much to…as…” “。。。还不到。。。一半” 关照美学理念,付诸翻译实践后的改译: “对夫人撒一次谎,让他心酸,察觉夫人刻意假装没有识破他的谎言,让他心碎!” 保留as…as结构的对称美,获得“心酸、心碎”带来的联觉之美和形象之美 (余继英,2006) His purse was always empty for Mme. Vauquer, yet always full at the demand of vanity; there was a periodical ebb and flow in his fortunes, which was seldom favorable to the payment of just debts. 原译:对沃盖太太,他的钱包总是空的,但为满足虚荣心的时候,钱包却总是满的。他的经济时好时坏,却很少能还得起债。 此译文,忠实,通顺。 (余继英,2006) 朗读——培养翻译美感之捷径 纸上的文字,本来就潜伏着无穷的乐感,出生朗读,语言的乐感和美感就被激活。开口朗读,宛如一位钢琴手,飞起十指,那无声的乐谱,顿时赋予了新的生命,有声有色,鲜活感人。 (毛荣贵,2005:100) 细细诵读,原文中“always full” 和 “always empty” 从形式到意义所包含的对比,其中的强调语气顿时跃然纸上。 改译:对沃盖太太,他的钱包总是空空的,而为了满足虚荣心时,他的钱包总是鼓鼓的。他的财运时好时坏,却很少有钱还债。 头韵英语获得音韵美的台柱,叠词则是汉语音韵美的精髓。两个叠音词,使译文有音韵之美,又含骈体之美。(余继英,2006) 美学理念的理性层面 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科学。 “接受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互补 (余继英,2006)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 格式塔理论: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余继英,2006) 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互补 1.格式塔起步于思维的整体性,由全局弥补局部之不足; 2.格式塔之美源自意象(imago)的形成,重视“闭合”(cloze) 3.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终极美(ultimate beauty) (毛荣贵,2005:343) 1.接受美学起步于阅读过程中的局部性,不断修正,改变现实期待视野,各个击破,最后臻于完美。 2.接受美学之美源自发散思维(divergent thought),强调开放(unfoldness) 3.接受侧重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所形成的渐进美(gradually-revealed beauty) 实践启示 在翻译实践中,若能有意识地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结合起来,用于文本解读,则可以促进理解力和审美里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译者译技的提高。 (余继英,2006) “It see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