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翻译十注意幻灯片.pptVIP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翻译十注意幻灯片.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十注意 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组 一、注意保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物名、官职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 例如:(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分析:句(1)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藤子京”“巴陵郡”是人物名和地名句(2)“永元”“孝廉”“公府”都是专有名词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 二、注意增补 原文如果是一些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补充完整。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 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的和不熟知(他的人),皆为(他)竭尽哀悼。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士兵)鼓足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句(1)中“知与不知”的后面省略了“之(代李广)者(的人)”, “为”的后面省略了“之(代李广)”;句(2)中“()”处的词语,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的。上述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均应注意补充完整。 三、注意删减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删除掉。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块很好的桐木,经过砍削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发声和应和声如同金玉之声。 句中的“焉、而、之” 没有实在意义 ,翻译时应予删除。 四、注意对换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古词,翻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例如: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石头。 句中的古词“终日”在翻译时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整天” 。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 原文中的“非、而、知、之、孰、无惑”这些在此不便对译的词,就可用替换法 五、注意选择 原文如果含有一词多义词,翻译时应当注意从其众多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 例如: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译文:把晋鄙的军权夺在手里,向北救了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 句中的“伐”是多义词,共有五个义项:(1)砍伐;(2)讨伐、进攻;(3)声讨;(4)夸耀;(5)功劳、功业。在上述项中选择义项(5)最恰当。 六、注意活用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活用性词,翻译时应当注意判断它的活用类型。例如: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全国卷)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湖南卷) 译文:在这个亭子上喝酒并以此为乐。 句(1)中的“廷”“面”属于名作状,应分别译为“当廷”“当面” ;句(2)中“乐”意动用法,应译为“以……为乐”。 七、注意通假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通假字,翻译时应当注意它通假后的意思。例如: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身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纺绩以供朝夕(2004年甘肃、青海等地卷) 译文:每月初得的俸禄,仅仅留下自身的口粮,其余全都分给或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饭食。 句中的“裁”是通假字,通“才”应译为“仅仅”。 八、注意固定 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当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特别受到皇帝的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句(1)中的“……之谓也” 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 ;句(2)中“为……所……” 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九、注意调整 原文是一些特殊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式、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例如: (1)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004年福建卷) 译文:想要的东西已经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浙江卷) 译文: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句(1)中的宾语“何”前置;句(2)中的介宾短语“于其族” “于其友”作状语后置。上述倒装句式应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 十、注意意译 原文如果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应注意采用义意方式。例如: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文:官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 句中的“乌纱”用借代修辞,其本体是“官吏”。翻译时义意“官吏”而不能译为“乌纱帽”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