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申报“小站稻”地理标志
关于申报“小站稻”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的调研报告
根据天津市质监局《关于开展“小站稻”地理标志保护申请工作前期调研的通知》要求,天津市质监局科技处、宁河县质监局,共同开展了对天津著名农产品“小站稻”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调研工作:深入调研“小站稻”的历史渊源、人文历史、质量特色和产品质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调研“小站稻”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挖掘“小站稻”特色品牌的市场潜力;提出更好地发挥特色农产品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的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有关部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及区志、县志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站稻”的得名与品质特点
“小站稻”是天津驰名中外的农产品,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品种之一,得名于天津南郊的小站,现产于与小站地区的地质、地貌、水质、气候、土壤等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相同的邻区县。此区域的水稻种植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为宫廷御膳米。据史料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小站稻”由在天津小站驻扎的盛军开始种植,盛军驻扎小站后,见周围芦苇丛生,河道纵横,河水涟涟,逐生种稻念头,盛军在其统帅周盛传的带领下,开垦上千倾水田,又从安徽引来种子,开挖马厂减河,引御河水(即源于黄河的南运河)浇地,由于黄河水及水中泥沙夹带大量有机物改良了天津盐碱地,加以天津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种出的稻谷味道奇香无比。后来,清廷大臣李鸿章来小站督察盛兵时,吃了盛军生产的稻米,拍案叫绝,遂带回京城供奉慈禧太后,太后尝后凤颜大悦,令内务府将其列为御膳专用米。由于当年盛军驻扎于小站地区,故将所产稻谷称名为“小站稻”。
“小站稻”以其米粒大而圆润、白里透青、油光发亮、垩白极少、营养丰富、蒸煮时米粒完整,软而不糊,粒香适口,回味甘醇等突出特点而闻名海内外。为科学确定“小站稻”的独特品味,1998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测检验测试中心,曾在杭州将“小站稻”与中国北方六大名米进行了对比,结果“小站稻”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淀粉谱的峰值、崩解质、回冷值等27项常规指标均好于其他名米,从而科学地确立了“小站稻”的独特品质。
二、“小站稻”的历史渊源
“小站稻”的成名是千百年来在历代先哲垦拓北海,法式南方的实践递锪推进下得以问世的。早在2000余年前天津地区就有栽种水稻的历史记载;据辽圣宗统和五年(987年)建立的盘山千像寺讲堂碑载: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红稻香耕,实鱼盐之沃壤……这里所说千里幽燕、红稻香耕(粳)、 实鱼盐之沃壤等等,涵盖了包括小站在内的天津沿海区域,是较早的种稻文献记载。
宋辽对峙时,以海河为界,交界处多低洼塘泊,北宋利用这种地貌特点,开水田以限辽戎马侵突,时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屯田种稻,淳化四年(993)何承矩发诸州镇兵一万八千……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大作稻田以足食”。
庆历八年(1048)黄河北徒,从“泥沽海口”入海,水源更为充沛,沿御河设有“稻田务”管理种稻。
元至大二年(1309)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拨汉军五千,给田十万顷,于直沽沿海口屯种”。
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
万历二十六年(1598)汪应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抚,万历二十八年(1600)于白塘口、葛沽两处垦种5000亩。此后,陆续开发了东泥沽、西泥沽、盘沽、吴家嘴、辛庄、双港、何家圈、官庄等处。
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万历四十一年(1613)因修历书,为朝臣所不满,遂托病来到天津。至天启元年(1613-1621)先后4次屯田,调查访问,将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总结于《农政全书》。徐光启不仅注意水利措施和种稻,还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粪雍规则》载:天津屯田兵言:“碱地不害稻,得水即去,其田壮与新田同”。
小站地区垦拓种稻与成名是盛军对天津的重大贡献。同治十三年(1874)盛军统领周盛传奉李鸿章命,在修筑新城(今属塘沽区)的同时,试办“海上营田”,在新城门外试垦万亩。光绪元年(1875)周盛传率马步13营移驻小站,开始了盛军营田。光绪二年(1876)至光绪六年(1880)周盛传统率盛军开挖河道、兴建石闸、垦区之内沟洫河汊纵横交错,引甜水灌溉,排咸水刷碱,渠系分明,桥闸涵洞配套齐备,以小站为中心的垦区基本形成。盛军开垦稻田已达6万亩,民营稻田达13.6万亩,为小站世称“北国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
光绪二十年(1894)盛军奉调开赴中日甲午战争前线,离开了耕耘20年的小站,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设立小站营田管理局,招集农民和遗散士兵耕种。
民国初年,军阀张敬尧之女在小站一带收买土地,成立勋记公司。北洋军阀徐树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