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一氧化碳中毒.doc

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一氧化碳中毒.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一氧化碳中毒

安全教育活动记录 时 间 地 点 人 员 全体教师、学生 内 容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讲座 目 的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常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人的呼吸道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一氧化碳吸收入血液后,与血中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从而使人体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首先受累产生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煤气中毒发生的原因  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风斗,或是装了烟筒但却堵塞、漏气,会使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增高; 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 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 自制土暖气取暖,虽与煤炉分室而居,但发生泄漏、倒风引起煤气中毒; 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煤气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症状,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氧气或新鲜空气后会很快好转;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可加重,并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多汗、烦躁不安、逐渐昏迷;   重度中毒病人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心电图检查有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经积极抢救侥幸存活者常遗留严重后遗症,如瘫痪、痴呆、抽风、精神不正常等等。 昏迷时间越长,所产生的后遗症亦越多、越重,因此;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积极救治。   煤气中毒的救护措施   煤气中毒一旦发现,救护者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将病人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并要注意保暖。昏迷的情况应将患者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并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有昏迷情况的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如有条件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煤气中毒的预防   公安机关每年都要处理大量煤气中毒事件,有经验的民警提醒说,居民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并修补;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大风造成煤气倒灌;烟囱接口处要顺茬儿接牢(粗口朝下、细口朝上),严防漏气;屋内必须安装风斗,要经常检查风斗、烟道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 另外,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可以及早采取避险措施。 九点措施: 1、煤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设备等不应放置于家人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 2、经常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况,尤其是冬天、雨天气压低时更应注意; 3、注意热水器或煤气等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 4、煤气具应放在不燃烧材料上面,周围切勿放置易燃品;自动点火的煤气具在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发散后再点火; 5、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开关是否有异常; 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是平房,要留有排风口,保证随时通风; 7、吃火锅用木炭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 8、点火炉后残留物形成煤渣,易堵塞烟道,要定期清理和检查烟道,保持烟道结构严密、通风良好; 9、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以免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侵入车内内引起中毒。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