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一艘元代沉船开启的新学科
绥中三道岗海域沉船的勘察发掘是我国首次自主开展的水下考古由一艘元代沉船开启的新学科 来源:辽沈晚报2018年01月08日1986年4月,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瓷风暴”,将近24万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但是,欧美金主疯狂抢拍的背后,却是中国人的心酸与愤怒。因为这些文物都是一年前一个名为迈克·哈彻的盗贼在中国海域偷偷打捞偷偷运出来的。 痛定思痛,国家随即召集文物、司法及海事等各部门座谈,着手筹建中国水下考古队伍。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诞生。1989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 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出的海底世界或许是最大的一个博物馆,每一艘当年扬帆远航的船,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以小见大的标本。对于每一艘沉船的打捞与研究,都能再现一些信息量丰富的历史环节,填补史料的不足。 1991年开始的辽宁省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察与发掘,是我国首次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这一次历时六年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的完成,也成为我国建立起水下考古学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六次水下考古发掘 1991年7月,辽宁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作业中,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绥中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其中的585件瓷器,有白釉、白釉褐花、黑釉等类,碗、罐、瓶、盆、碟等器,初步推定为元代文物。 1991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的专业考古人员进驻绥中,租借了五条渔船,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展开调查。 打捞出的文物与当地渔民打捞出来的完全一致,一件疑为船板的木质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后,与打捞到的瓷器时代特征一致。据此初步推断,三道岗是一处元代沉船遗址。 由于特殊的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化学等因素制约,三道岗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先后运用、借助的技术领域涵盖航海、物探、定位、潜水、勘测、发掘和水下摄影摄像等方面。 通过连续三年正式的水下考古工作,专家们确定三道岗沉船已经成为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沉积物,局部被泥沙掩埋,木质船体已经基本朽烂无存。 1992年-1998年,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先后经历了六次水下考古发掘,最终确定沉船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船长约21米,宽约8米。从残存情况观察,原来船舱内是将铁器置于下层,瓷器覆盖在上面,所以散落的主要是瓷器。瓷器大部分是磁州窑的典型器物。 参加了现场工作的考古队员介绍说,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文物,身上大多都带有厚厚的沉积物,出水后如果不立即处理,表面那层壳就会变得坚固如铁,再难剥离下来。因此,考古队在工作站的院子里建了几个大大的水池,里面配置了三种化学溶液,用来除去每天出水文物身上那层厚厚的赘生物硬壳。 现在散落的瓷器已大多打捞出水,仅完整的磁州窑瓷器就有1000余件。对三道岗沉船的调查发掘,为宋元时期磁州窑生产和销售情况、北方海上交通史、造船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便行于北方的沙船 三道岗沉没的元代船,船体差不多是方头、方尾、平底,具有那时候“沙船”的明显特征。由于它适合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遇沙不容易搁浅,所以被命名为“沙船”。 元代航行于中国北方沿海的海船主要是沙船,明清时期也是。明朝的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沙船》中说得很详细:“沙船……惟便于北洋,而不便于南洋,北洋浅南洋深也。沙船底平,不能破深水之大浪也。北洋有滚涂浪,福船、苍山船底尖,最畏此浪,沙船却不畏此。” 沙船在我国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道光年间,全国沙船总数在万艘以上,而上海就有沙船五千艘以上。 研究者称,沙船受欢迎是因为其全能性,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沙船抗风性也不错,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浪,所以沙船可以远航。 《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说,“凡海舟,元朝兴国初运米者,曰遮洋船,次者曰钻风船”。据专家考证,这两种元代主要的海上漕运船,载重量分别在70吨和40吨上下。遮洋船是平底沙船,钻风船则有平底和尖底两种说法。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中就有大量沙船。但是战舰都是尖底的更适合远洋的“福船”了。 元朝人曾用沙船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跨海去征服日本。当时元朝廷在长江流域调集了900多艘沙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日本,结果在日本西部的海域遇台风后几乎全军覆没,损失了一万多人。 说到元朝,一般会想这不是马上民族嘛。其实从其想要征服日本就能看出来,元朝很重视海洋。这或许与他们从东打到西横跨欧亚地盘太广有关,毕竟海运最适合贸易。 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为灭南宋,仅1270年就造战舰5000艘,1274年到1292年,又造海船9900艘。《大元海运记》记载,1285年为济州河运粮,一次造船3000艘,可见元朝造船能力之强。《元史·兵志》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