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糖尿病的疗
浅谈糖尿病的治疗
药学专业2012级函授专升本 闫威臣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因为糖尿病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目前还不能根治。故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就是糖尿病的主要目的。
临床将糖尿病主要分为2种类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IDDM),自身免疫反应损害β细胞,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外源性给予胰岛素治疗,口服降血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NIDDM),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通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糖尿病虽然是很难根治,但绝对不是不“治”之症,其治疗必须坚持“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方式,并且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实现血糖良好控制的同时,也有利于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全面达标,进而预防或延缓各种并发症,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口服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
第1章 绪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它需要患者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和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第2章 糖尿病的分类、诊断与鉴别
2.1糖尿病的分类
DM的分类目前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
2.1.1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 IDDM):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症状较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于正常,必须用胰岛素,有2种亚型:(免疫介导DM:本型是由于胰岛B细胞发生细胞介质的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而引起。(特发性DM:该类型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
2.1.2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NIDDM):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特点为起病缓慢,症状较轻或无临床症状,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空腹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可正常,通常以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当疗效不佳或有并发症时,亦需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2.1.3妊娠期DM(GDM):在确定妊娠后发现的DM,无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或仅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定为GDM.
2.1.4其他特殊类型的DM:分为8种亚型:①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②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③胰腺外分泌疾病。④内分泌病。⑤药物或化学药品所致的DM。⑥感染。⑦不常见的免疫介导DM。⑧其他可能与DM相关的遗传性综合症。
2.2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是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的DM诊断标准(表2-1):典型DM症状+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OGTT中2h PG水平≧11.1mmol/L(200mg/dl)。若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日再次证实(随机是指一日中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时间;空腹是指至少8h没有热量摄入)。
2.3糖尿病的鉴别
2.3.1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依据临床表现和血糖结果,DM诊断并不困难。明确诊断后,尚需确定是哪一类型DM和有无DM并发症。
2.3.2肾性糖尿:肾性糖尿因肾糖阀降低所致,尿糖阳性,但血糖和OGTT正常。
2.3.3继发性DM: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症、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DM或糖耐量异常。
2.3.4药物引起的高血糖: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2.3.5其他疾病:甲亢、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餐后1/2-1h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空腹、餐后2h血糖正常。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能力减弱,肝糖原储存减少,进食后1/2-1h血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