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黔书画崖上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黔书画崖上观

古黔书画崖上观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吴正光 2008年07月28日 人称“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山地面积占97%。山多崖壁多,为在崖上题字作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在贵州从事文物工作40多年,跑遍了“夜郎故地”的山山岭岭,发现许多岩书、岩画和摩崖造像,其历史跨度,上下数万年,最早,早到新旧石器交替时代,最晚,至少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岩 书 汉字起源于绘画,自古书画是一家,这在贵州可以找到许多生动的例证。 “岩书”亦称“壁题”,即在天然崖壁上题字。珠江上游花江河畔的“汉元洞壁题”,以笔书写“汉元洞”“汉元门”“大汉元年”“查山遗民”等等,且题七绝:“崖前流水无人看,洞上碧桃花自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去时等闲来。”地处武陵山区的印江“老鼠抠仓壁题”,墨书诗句14行,记明末“安奢之乱”事:“奢夷作叛是庚申,衅动西囚围贵城。高官殁于西贼首,钱粮用费万倍金。”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写字崖”,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终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562年间,题写诗词20余首,其中书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768年)的一首七律为:“小壑舟上依石边,澄澄碧水映长天。两岸乳鸦眠石竹,一池皎月坠金莲。僧倦夕阳惊梦鹤,士怜芳草傍啼鹃。此日好景知多少?山径静处水总闲。” 岩 画 贵州岩画所在多有,已发现六枝桃花洞岩画、兴义猫猫洞岩画、安龙七星洞岩画、关岭马马崖岩画、牛角井岩画、开阳画马崖岩画、贞丰七马图岩画、红岩脚岩画、紫云打鼓洞岩画、长顺龙家院岩画、狮子山岩画、册亨郭家洞岩画、镇宁乐红村岩画、丹寨银子洞岩画、息烽大塘口岩画、花溪金山洞岩画、西秀画马岩岩画、龙里巫山岩画等数十处。贵州岩画具有完整的文化系列,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人类最早住在山洞里,长期以狩猎为生。六枝桃花洞岩画绘有围猎场面。桃花洞原名逃荒洞,曾为逃荒者栖息之所。而在遥远的古代却是原始人类的“家”,出土许多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岩画分布于洞口崖壁上,以赭色涂绘人、鸟、兽等图像。从人物动作及鸟、兽的位置分析,显系一幅“围猎图”。红岩脚岩画,因画于一堵红色岩壁下方而得名。岩高百余米,宽300多米,岩画分布在高10余米、宽50余米部位上。大多以赭色涂绘,有猪、鹿、人、手等图形,迄今隐约可见图像数十个。据当地村民说,从前可见图像百余个。岩画上的猪,颇像野猪,作仓皇逃跑状。鹿子身上,有的画有斑点,有的只画头和角。人为涂绘,多作奔跑状;有的只画手掌和手指,且用“阴绘”法,即五指及手掌轮廓为赭色。综观整幅画面,似为一幅围猎图。以野猪、野鹿为猎物,在贵州属首次发现。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过着游移不定的放牧生活。关岭马马崖岩画对此有生动描绘。“马马崖”,因绘画马匹而得名,现仍明显可见8个人、4匹马、一条狗、一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通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牧民跃马扬鞭,奔跑在前,其后群马紧跟。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妇女留在住地,不能上山的女童,陪伴家人,作舞蹈状。 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早已从事农业生产。古代农耕情形在长顺“红洞”岩画上清晰可见。此处岩画的最大特点是画有太阳、田园、人扛犁和其他农具等。人物头戴斗笠,农夫肩扛农具,四周大片田园,显系古代“农耕图”。 在山路崎岖的贵州高原上,驮马向为主要交通工具。贞丰“七马图”正是山区常见的运输场面。“七马图”绘于岩石嶙峋的花江河畔,黑线白描,画马7匹,朝同一方向奋力攀登。背上均有货鞍,十分接近现实生活,应当称为“马帮运输图”。 贵州系列岩画,除反映社会生产外还反映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开阳“画马崖”岩画,堪称民族风情的历史画卷。“画马崖”岩画位于南明河下游清水江畔,分大崖口、小崖口两处,相距300余米。两处共画人、马、树、洞、仙鹤、小鸟、太阳、星星、山路、乌云等图像150余个,悉以赭色涂绘,图像大小有别。通观两幅画面,人、马匹几乎朝同一方向行进,似乎表示人们在旭日东升之际,或骑马,或步行,前往同一地点。途经曲折山路,时而穿越山洞。到达时,有人迎接,继而对饮。众人围成圆圈,携手集体跳舞,气氛十分热烈。其地为苗族聚居区,岩画描绘的可能是民族节日活动场面,可称为“节日联欢图”。 关岭板贵乡牛角井一带,绘有许多“飞人”图像。与省内其他岩画相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采用线绘,不用涂绘;第二,均以个体出现,彼此似无联系;第三,人物双手高举,作奋力腾飞状,可理解为向天祈祷,含有宗教意味。 众多岩画,作者不详,年代不明,文献几无记载。唯一有载的是《续修安顺府志》对毛栗坡岩画的吟咏:“此马何人画?空山岁月长。更无金市情,独立饱风霜。无浑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