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归田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归田赋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比较 梁小兰 (10汉语言文学 2010011020) 【摘要】归隐田园通常是古代文人志士不满现实而作出的一种超然行为。张衡的《归田赋》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便是他们从仕途退隐到田园的宣言书。尽管两篇赋的内容颇有相似之处,但字里行间透出两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而他们心境的不同又主要来源于两人生际遇的不同。这诸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又形成了两人不同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张衡;陶渊明;心境;哲学思考 东汉张衡的《归田赋》和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是以田园隐居生活为题材,篇幅短小,语言朴素,句式整齐且多用典故。在作品中,两人一开头就表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接着便设想隐居田园后的种种生活乐趣,最后道出自己之所以安然的处世态度。两篇作品看似相同,无论结构还是情感都极为相似,但仔细揣摩字句,会发现陶渊明的内心其实比张衡具有更深的苦闷与孤独,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哲学思考。 在谈他们为何选择归隐时,张衡《归田赋》中说是因为“无明略以佐时”,此时张衡已六十一岁,已到了晚年,他只能感慨自己没有好的谋略来辅佐君王,看到政治上的腐败与黑暗,他也无能为力。“俟河清乎未期”,想要等到政治清明那天,恐怕是遥遥无期了。再加上“谅天道之微昧”,世间万事万物幽隐难测,说不定哪天遭小人污蔑陷害,一生积累下的功名也将毫发无存。于是他选择归隐田园,独善其身,安度晚年。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自己选择归田是因为不想再过“心为形役”的日子。同样是性情耿直之人,陶渊明也看不惯官场谄上骄下,胡作非为的种种黑暗现象,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吏,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现实,反而还要受到官场上的各种约制。他无法做到像张衡那样冷静地“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他深感内心被形体、被他这一身官服所徭役,无法获得自由,只能整日“惆怅而独悲”。所以当他们决定从此与官场决裂时,张衡只是平静地说:“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而陶渊明已是迫不及待,天还没亮就起来赶路,“恨晨光之熹微”。其“恨”字更是突出了他要马上逃离官场,立刻摆脱这种劳役般生活的迫切心情,可见其还在仕途时的痛苦之大,折磨之深。 除了在归隐原因上可看出陶渊明更大的愁苦外,在他们所塑造的田园生活中,也隐隐透露出两者在心态上的差别。 张衡在《归田赋》里创造的田园世界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一派春日融融、清新明丽的景象。“龙吟方泽,虎啸山丘。”张衡把自己比作龙和虎在川泽山丘间穿行,放声吟诵或高歌,他胸中的大气和豪迈可想而知。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则是一人拄着拐杖在庭中慢慢散步。“景翳翳以将入”,到了夕阳西斜时,依然“抚孤松而盘桓”,抚摸着园中那棵孤独挺立的松树,就像在抚慰自己那颗正直却无人理解的孤独心灵,也许这就是他为何总是“引壶觞以自酌”的原因吧,只有酒才能暂时消解他心中的愁闷。到了春天,看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盛景时,他不是像张衡“于焉逍遥,聊以娱情”那样满心愉悦,而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感慨世间万物生机蓬勃,而自己的生命却即将结束。此时陶渊明才四十一岁,相比已是六十一岁的张衡,应该属于精力充沛的壮年,但他却有如此浓重的衰老之感,可见他内心深处无尽的孤苦与悲愁。因为感慨“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所以他外出游玩时总是形单影只,从“孤往”、“孤舟”等词语中便可以看出。尽管他也有“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泉而赋诗”的旷达时候,但整篇作品中出现的“惆怅”“独悲”“孤松”“消忧”“孤舟”“孤往”等字词却无法隐藏他心中的忧愁与哀伤。 同样是写田园生活的悠闲与惬意,但陶渊明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无尽的愁苦与悲凉。为什么他们心境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实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张衡与陶渊明出生时,家道都已衰落,他们从小便过着贫苦的生活。但经过少年的奋斗之后,张衡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为政三十七年之久,其中有十四年时间是担任太守令。虽然他的耿直与才华也曾招来小人的毁谤与陷害,事实上他写这篇《归田赋》时已遭人排挤陷害而被贬为河间相,但他这一生总算是辉煌与值得骄傲的,他在科学与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都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而他此时已是暮年,对仕途中的不得意看得也平淡了。于是他写完这篇赋不久,就提交了辞呈,请求告老还乡,回归田园生活。在他返乡后的第二年,他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总的来说,张衡心中还是没有多少遗憾的。他在官场驰骋了那么多年,什么荣辱没有经历过?所以他在《归田赋》最后,可以坦然地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归隐田园,对于“游都邑以永久”的张衡来说,是充满向往与期待的。 然而陶渊明年少时的奋斗却未能给他的生活带来过多的改变。在那个门阀世族统治、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事实使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他的家乡江州浔阳郡,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