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顶推逐孔施工法.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顶推逐孔施工法

(二)特点 (1)跨间无支架、便桥,对桥下通行无影响; (2)梁体在台或墩后制作,避免高空作业;有利于水深、高桥、山谷等桥施工 (3)主要施工设备为台后现浇设备、千斤顶,不需要大型起吊设备,设备简单,施工费用低; (4)施工平稳、噪声小、有利于修建长桥,可达500~600m; (5)固定场地现浇,有利于质量管理,连续施工,整体性好 (6)顶推作业,宜于等截面梁; (7)从经济分析,适宜于中等跨度(40~60m); (8)适用于直、曲线梁桥、拱上结构、斜拉桥、立交桥、地道桥、房屋等。 (9)在连续梁中,施工内力变化较大,与成桥内力不协调,施工用预应力钢筋量较大。 (三)主要工艺 (一)预制场 在桥台后方,搭设雨棚,需铺设反力导轨。动画链接 (二)临时墩 (1)作用:减小顶推跨度 (2)原则:是否设置临时墩,应在设计阶段综合比较。跨度在42~50m范围内,一般不设临时墩,是顶推法较经济的跨度。动画链接 (三)推进鼻(导)梁 (1)作用:改善主梁受力状况,使得主梁弯矩波动幅度减小 (2)原则:以设置导梁后施工中主梁悬臂负弯矩≈运营状态下的支点负弯矩 。一般0.6~0.7L。动画链接 (四)系统模板 多采用钢模板,分内模和外模。动画链接 (五)侧向导架 (1)作用:控制前进方向、限位。 (2)原则:在桥墩两侧设置。动画链接 (六)临时滑动支撑 (1)作用:控制前进方向 (2)原则:在桥墩两侧设置, 顶推力摩擦力 常用措施:滑道板(不锈钢贴面的钢板)+滑块(聚四氟乙烯橡胶板) 。动画链接 (七)推进系统(千斤顶) (1)推进 (2)拉进 (3)顶进 (3)夹进动画链接 (八)制动系统(千斤顶) 作用:防止梁体下滑 (九)其它临时设施 (1)拉索 (2)托架 (3)斜拉塔架 顶推梁内力分布特点:施工过程每一截面均承受正负弯矩,与成桥内力差别较大。 力筋设计与布置。力筋布置动画链接 施工计算、验算。 THE END * 第二章 顶推施工法 本章主要内容 顶推法的概念、特点 顶推法的方法、工艺 顶推法主要设施 顶推梁内力与配筋特点 第一节 顶推法的概念、特点 (一)概念 概念:在桥纵轴方向的台或墩后设置预制场,分节段现浇或预制梁体,用预应力钢筋将节段联成整体,用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预制场(一个节段长),之后,循环施工下一节段,直至成桥。链接动画 1959年,莱昂哈特和鲍尔首创 1964年,形成现代意义的顶推工艺:“分段预制、逐段顶推、逐段接长、连续施工”。 顶推法的构思来源于钢桥的拖拉法,见下表 千斤顶行程 千斤顶行程 拉索控制 行程长度 滑板 滑板 滚筒 梁体走行设备 拖、拉 顶、推 拖、拉 水平施力方式 水平千斤顶 水平千斤顶 卷扬机和滑车 水平施力设备 多点顶推法 单点顶推法 顶推法 拖拉法 项目 拖拉法与顶推法对比表 (一)顶推方法 (1)按顶推施力方法划分:单点顶推法、多点顶推法 (a)单点顶推法 概念:全桥只设一组集中的顶推施力装置(通常设置在预制场附近的桥台或桥墩上),前方各墩上无顶推施力装置,只设滑道,这类单点施力的方法称为单点顶推法。 又可细分为如下两种: 水平千斤顶+牵动钢杆――拖拉 水平千斤顶+竖向千斤顶 (b)多点顶推法 概念:在每个墩上设置水平千斤顶施力,将顶力分散到各个桥墩上。为国内较为常用。 每墩两侧布置千斤顶(每墩两个水平千斤顶)+侧向拉杆 每墩仅布置一台水平千斤顶(对应于梁体重心线下)+钢绞线拉索(布置在梁底) 关键:集中控制、同步启动、分级加压、同时停止。 主要优点: 1)墩身所受水平推力小、变形小,可应用于柔性墩顶推,H单点》H多点 2)便于控制方向 3)拉杆或拉索系统,可避免来回循环起落梁 (1)按顶推方向分:单项顶推法、多项顶推法 (a)单向顶推 1)单联单向顶推 2)多联单向顶推:牛皮纸隔离+预应力连接+到位后解联 (b)双向顶推 两端向中间顶推,在中间合拢,用于: 1)中跨为大跨结构,可避免修建临时墩 2)长梁(600m以上),以加快工期 需要两讨预制场和设备,费用高。 (四)分段长度与场地布置 原则: (a)接缝不宜设置在跨中或支点 (b)为缩短工期,分段宜长 (c)过长,则增加预制场工作量 (d)一般为10-30m (2)预制场地布置 预制场一般由浇筑平台(1m长)+过渡段(2lm长),设置过渡段的理由: 使得梁体顶推出浇筑平台时,场内梁体无高差变化,梁端无转角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