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军行、春夜别友人
杨炯 杨炯(650~693?),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他9岁举神童,26岁举及第。41岁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武艺)。 42岁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二)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借代。“牙璋”代指将帅,“凤阙”代指长安。 用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1、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 。 2、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 3、此诗的风格,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4、形式上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来写,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 小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背景了解: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问题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小 结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现真挚情愫。写的不温不火,却恰如其分的传递出依依不舍的友情,又不给人张扬之感。 * * * * 从军行 杨炯 一、导入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诗歌,即杨炯的从军行。 二、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这类诗大多描写军旅战争生活。 三、作者简介 四、诗作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唐高宗时的名臣)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五、根据注释, 自读课文 六、赏析全诗 ㈠首联“心中自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 苦战 烘托 悲壮激烈 (听觉/视觉) (三)颈联从什么角度,描写怎样的画面? 小结:作者描述首联、颔联、颈联这几个片段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来犯 夸张 军情紧急 出征 借代 出师庄严 围城 唐军神速 苦战 烘托 悲壮激烈 (听觉/视觉) (四)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作者宁愿当一个军队中的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七、写作特点 陈子昂(约659~700) ?????????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