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第十课李斯谏逐客书概要.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第十课李斯谏逐客书概要

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论述驱逐客卿之弊,雄辩有力。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论据充分,说理周密,继承了荀子散文的优点。在铺叙写物、抑扬开合方面,又有纵横家的气势,对汉初贾谊、晁错(请自读《论贵粟书》体验之)等的政论文都有影响。文中多用排句、对偶,对骈体文的产生亦曾起到影响,后世评文者曾誉之为“骈体初祖”。 总结本文語言特點 对偶句、排比句大量使用,总结掌握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 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取”、“得”是近义词。 2)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迎”、“来” 是近义词。 3)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收”、“取” 是近义词。 4)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实”、“名”是一组反义词。 5)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建”、“树” 是近义词。 6)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 “充”、“实”是同义词。 7)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可”、“否”是一组反义词。“曲”、“直”是另一组反义词。 8)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重”、“轻”是一组反义词。 9)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成”“就”是一组同义词。“众”、“庶”是一组同义词。 10)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多”、“众”是一组同义词。 11)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损”、“益”是一组反义词。 谏逐客书 李斯   李斯 (?---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 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被腰斩。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之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李斯,可称得 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 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 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 体,小篆。其结构特 点,直接继承了《石 鼓文》的特征,比 《石鼓文》更加简化 和方整,并呈长方形, 线条圆润流畅,疏密 匀停,给人以端庄稳 重的感受。  谢榛:“李斯上秦皇帝书,文中之诗也。” (《四溟诗话》卷二 ) 归有光:“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已,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 (《文章指南》二集 ) 金圣叹:“自首至尾,落落只写大意。初并无意为文,看他起便一直径起,往便一直径往,转便径转,接便径接。后来文人无数笔法,对此一毫俱用不着,然正是后来无数笔法之祖也。”(《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五) 鲁迅:“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既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意最真挚,笔最曲折,语最委婉,而段落承接,词调字句,更无不各具其妙。(〔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 起句即见事实,最妙;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覆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未易以人废言也。 (〔宋〕李涂《文章精义》) 上书类文体 书 臣下对君王的奏疏,又称「上书」。 表 臣下对君王陈情用。 策 可分二种: 1. 对策:应诏陈言用。 2. 进策:探事献说用。 上书类文章名称之变迁: 1. 古代人臣言事于君,称为「上书」,又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