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高诗专题概要
唐朝 登 高 诗 登高诗 ———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 “登高”意象在古诗中有以下几种形式: 1、登山 2、登楼 3、登台 4、登塔 登高诗内容 1、写景 2、叙事 3、言志 写景 登高诗中出现的景观有什么特点? (与“登高”有什么联系?) 【景——高、远】 【景——“悲”的气韵(季节——多“秋”)】 言志 古人借“登高”意象抒发几重情怀? 1、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亲之情 2、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 (怀古伤今、贬谪之伤) 3、对亲朋表依依不舍之心和遥寄怀念 之情 4、即景阔谈生活哲理(积极进取) 5、归隐山林 【一首诗可能不只有一重情怀】 总结 【情感】 1、唐代登高诗的主旋律主要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的历史与个人沧桑之感。 2、诗歌中言愁叙悲的审美倾向尤为突出。“悲”成了唐代登高诗主旋律的主要美感特征。 【表现手法】 (一)运用多种方式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借古寓怀,或托物言志等等,各种方式融会贯通,古今穿插,时空一体。情景互为表里,相互映衬,物我相生,多层次、多角度表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章法谨严有致,层次清晰而不失变化。写景抒怀是登高文学的主体。大多先叙事、写景,然后抒情言志。前者为后者蓄势、张本,后者彰显全诗意旨。摹景近观远眺,动静交织,声色并用。抒情由浅入深,抑扬起伏,收放自如。境界开合跌宕,情感博大深沉。 (三)工于造语,讲求炼字炼句。摹景状物以气韵为主,雄壮开阔,生动传神,想象高妙;抒情言志语淡情深,慷慨悲歌,力透纸背,寄寓遥深。登高怀古用典言简意丰,独具慧眼;象征语约意沉,发人深省,充分体现出创作者驾驭语言的技巧。 “登高诗”专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背景介绍 “杜牧于会昌二年贬为黄州刺史,会昌四年九月至六年九月即844年至846年9月迁贬为池州刺史。” 张祜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通过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和用典抒情委婉曲折抒发自己抱负难展,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探究 1、诗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流露出怎样的情? 2、中间四句写的是什么?透过表面,你能看到诗中隐含着什么? 3、诗的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的意味,你认为重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1、诗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流露出怎样的情? 明确:“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首句江南秋色图: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小结: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2、中间四句写的是什么?透过表面,你能看到诗中隐含着什么? 明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小结: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须尽欢”。表面的开心一笑,掩盖着内心的抑郁苦闷。 3、诗的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的意味,你认为重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明确:虚词“但将”“不用”“只”“何必”、牛山霑衣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小结:诗人“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快豪放;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霑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瘢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要.ppt
- 癌性疼痛治疗概要.ppt
-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概要.ppt
- 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概要.ppt
- 癌症与饮食概要.ppt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概要.ppt
- 癌痛规范化治疗典型病例分享1--孟令新概要.ppt
- 病理学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概要.ppt
- 登上地球之巅.ppt概要.ppt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课件概要.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身份识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实验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硬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LED用衬底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培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点总结8854392902整理By阿拉蕾.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桶烘干生产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存储卡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甘草甜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