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备考试题 新人教版课件.docVIP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备考试题 新人教版课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备考试题 新人教版课件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八)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了1760-1829年期间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概况(单位:银两)。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形式是 年份 进口 指数 出口 指数 1760-1764年 470286 36.1 979586 47.0 1765-1779年 1247471 95.8 1968771 94.5 1785-1789年 3612763 277.5 5491508 263.6 1800-1804年 7715556 592.6 7556473 362.7 1825-1829年 7591390 583.1490.3     注:1780—1784年平均指数为100。 A.用鸦片换取丝茶 B.用鸦片换取白银 C.用白银换取丝茶 D.用白银换取棉布 解析:图片表明,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当时丝茶是中国出口的大宗,故C项正确。 答案:C 2.下表节选自轮船招商局开创的“中国第一”,其历史影响可以概括为 时间 事件 1876年3月 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 1876年12月 “和众”轮首航檀香山,载客400余人,次年开航北美,7月30日   A.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 B.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加剧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经济矛盾 D.取代了外轮航运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解析: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D两项以偏概全,夸大事实。轮船招商局的开创性业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权利,并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故A项正确。 答案:A 3.《历史的裂缝》写道:“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敕令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更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光绪帝的这一诏书 A.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清廷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 C.适应了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 D.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敕令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更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说明清廷不再重视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而是倡导官督商办企业向商办企业转变,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廷推行鼓励商办企业发展的政策,而民族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即已兴起,C项错误。“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意指官办企业向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这与洋务运动期间洋务企业占据垄断地位相悖,故A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4.据统计,1858-1911年期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仅1901-1911年期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下列可作为这十年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缓和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 D.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解析:材料实际上表明,1901-1911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对较快。而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时期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民族危机空前加深。A项表述与这一时期民主革命运动酝酿与高涨的史实不符;题干材料统计正是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的结果,B项符合史实;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最终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D项也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1902年,盛宣怀鉴于上海出现“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的局面,奏请朝廷设立了上海商会。据此可知,上海商会设立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B.华商分散,而洋商经济侵略加剧 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D.清政府借鉴西方商业立国的经验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借鉴西方商业立国的经验”与材料不相符,D项错误。由材料“洋商会……日夕聚议,讨论研求”“华商……互分畛域,涣散不群……其势恒不能敌”可知当时华商与洋商竞争时的情形,故B项正确。 答案:B 6.《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C.激发了资本家投资实业的热情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解析:这些经济法规和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