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及其结构概要
第 3 章 混凝土 3.2 混凝土及其结构 混凝土微结构是复杂与 非匀质的 以宏观水平而论,混凝土 可视为由骨料颗粒分散在 水泥浆基体中所组成的两 相材料;以微观水平而言, 骨料颗粒周围水泥浆体的 性质又与其它水泥浆体的 有本质不同,即纯在第三 相 ? 过渡区相。 第 3 章 混凝土 1)骨料相 (Aggregate Phase) 影响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弹性模 量、尺寸稳定性等;骨料的孔隙 率、孔径与分布,以及粒形、 级配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 碎石:表面粗糙、针片状多,需浆量大,粘结好; 卵石(砾石):表面光滑、针片状少,需浆量小,但粘 结差。 第 3 章 混凝土 2)硬化水泥浆体相 不均匀,含多种固相、孔隙和水。 固相:水化硅酸钙(C-S-H)、水化硫铝酸钙微晶;氢氧化钙片状大结晶;未水化水泥。 孔隙:层间孔、毛细孔(微小);气孔(大)。 水分:毛细孔水、层间水、吸附水和化学结合水。 第 3 章 混凝土 3)气孔 混凝土搅拌时带入的气泡,大的直经可达3mm,对强度 、渗透性均有不良影响。 第 3 章 混凝土 硬化水泥浆体空隙中水 根据失水的难易程度,大致分为: (1)毛细孔水 孔径?50nm,自由水,失去时不会引起体积变化; 孔径?50nm,失去时会引起体积收缩。 (2)吸附水 物理吸附于硬化水泥浆固相表面,失去时会引起体积收 缩(相对湿度? 30%时失去大部吸附水)。 (3)层间水 纯在于C-S-H层间,相对湿度?11%时才会失去,失去 时会引明显体积收缩。 第 3 章 混凝土 第 3 章 混凝土 硬化水泥浆体微结构—性能关系 1) 强度: 主要来源于水化物层间的范德华引力, C-S-H、水化硫铝酸钙微晶表面积巨大,范德华键力虽弱,但粘附力作用之和很可观,并且与表面积小的氢氧化钙、未水化水泥及粗、细骨料间的粘结也很牢固。 2) 尺寸稳定性: 湿度低于100%时,自由水蒸发,但并不伴随收缩;继续干燥使吸附水、层间水蒸发,收缩明显,原因是它们与毛细孔壁或水化物层间存在作用力,失去后产生压应力。 3) 耐久性: 硬化的水泥浆体可象致密的岩石一样不透水。同时,即使骨料非常致密,混凝土的抗渗透性也要比水泥浆体低一个数量级。这说明混凝土体的渗透性并不直接取决硬化水泥浆体,更主要的影响来自过渡区。 第 3 章 混凝土 混凝土的微结构是复杂与非匀质的 薄弱过渡区(厚度约10~50μm)的存在; 三相中的任一相,本身实际上还是多相体。例如,花岗岩颗粒里除微裂缝、孔隙外,还不均匀地镶嵌着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 与其他工程材料不同,混凝土结构中的两相——硬化水泥浆体和过渡区是随时间、温度与湿度环境不断变化着的。 第 3 章 混凝土 小结: 1)骨料相 2)硬化水泥浆体相 不均匀,含多种固相、 孔隙和水。 3)过渡区相 第 3 章 混凝土 土木水利学院 清华大学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由不均匀分布的三相组成: 1)骨料相 2)水泥浆体相 3)过渡区相 未水化水泥颗粒 C-S-H 单硫型硫铝酸盐(占固相体积15-20%易受硫酸盐侵蚀) 氢氧化钙 (占固相体积20-25%;片状 晶体;易受酸性介质侵蚀) 背散射扫描电镜照片 水泥浆扫描电镜照片(7d龄期) C-S-H(固相体积膨胀;比表面积大,粘结作用强;层状结构,层间有大量孔隙;占完全水化水泥浆体积50-60%) 钙矾石 骨料 过渡区 水泥石本体 C-S-H CH 钙矾石 1)凝胶孔(C-S-H层间孔) 占C-S-H体积的28%;不影响强度 和渗透性,但矢水会引起体积变化 2)毛细孔 孔径0.01-5?m;孔径 分布对强度、渗透性 、体积变化均有影响 硬化水泥浆 里的孔隙 (4)化学结合水 水化产物的一部分,只有高温下才分解释放。 硬化水泥浆体空隙中水分存在形式 层间水 毛细孔水 吸附水 相对湿度 失 水 A(100%) B C D 收 缩 失水 结合水 吸附水 自由水 A B C 裂缝扩展的路径和方向 骨料 水泥石 骨料周围的过渡区 3)过渡区相 骨料 过渡区 水泥石本体 C-S-H CH 钙矾石 过渡区结构特点 1)富集大晶粒的CH和钙矾石; 2)孔隙率大,大孔径的孔多; 3)存在大量原生裂纹 骨料 水 可见泌水 内泌水 钢筋 混凝土 混凝土沉降 形成的缝隙 钢筋 沉降裂缝 水囊 混凝土表面 钢纤维 水泥浆本体 多孔层 氢氧化钙 由不均匀分布的三相组成: 1)骨料相 2)水泥浆体相 3)过渡区相 思考题 1. 混凝土成为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的原因? 3. 为什么混凝土的许多特性,如强度、渗透性 等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