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常见地质灾害.ppt
崩塌的防治: 排水:在能发生崩塌的地段上方修建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崩塌区内。 清除危石 支护加固 拦挡工程 大型崩塌可用棚洞和明洞等重型防护工程。 * * * 岩堆 概念: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受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脚形成的疏松沿块堆积体。 特征:位置及形状、表面坡度、结构构造、岩堆底部坡度 * 岩堆防治的措施: 1、排除地表水及地下水 2、注意线路位置选择 3、在岩堆上的线路,应尽量少填少挖。 * 岩溶: 概念: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溶蚀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表及地下形态的总称。 特征:1、溶沟和石芽 2、漏斗和落水洞 * 3、溶蚀洼地和坡立谷 4、干谷和盲谷 * 5、溶洞 6、暗河与天生桥 *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因素: 条件: 1、可溶岩层的存在 2、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 3、具有侵蚀能力的水 4、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因素: 1、岩层产状的影响 2、地质构造的影响 3、地壳运动的影响 * 岩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塌陷问题 2、不均匀下沉问题 3、洞室涌水 防治措施: 1、堵塞 2、疏导 3、跨越 4、清基加固 * 1.地震概述 (1)定义: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地震的结构 (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重要概念)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成因机制分类: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3)构造地震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 3.地震发生过程(地震波及其传播\前兆—主震—余震) * (2)地震的结构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 全球板块构造与20世纪地震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 中国历史上(1900—2004)地震震中分布图 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地区: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 (3)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和宁夏 * 为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性的措施? 加强地震预报能力;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演练; ………。 如何防震减灾? 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发展科技,加强对地震预报预测,建立预警系统; 制定应急预案及防震措施; 健全灾害法规; 加强国际合作 * 谢谢观赏! * 常见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岩石圈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地质作用为主要致灾因子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常见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崩塌及岩堆 岩溶 地震 *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E:滑动面 D:滑坡后的剖面 A:原斜坡剖面 * * 滑坡变态要素 * 成因: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整体下滑,造成农田、建筑物、道路破坏及人员伤亡。地壳运动活跃以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区,滑坡较易发生。防御措施: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 * 滑坡发生的过程 * 滑坡的危害 * 滑坡引发的堰塞湖 * 滑坡引起的堰塞湖对下游形成威胁 * 滑坡的防治 排水: 1.排除地表水:对滑坡体外地表水要截流旁引,不使它流入滑坡体内。 2排斥地下水:采用地下建筑物拦截、疏干地下水位等,来防止或减少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地表排水系统 盲沟排水 * 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