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明代的平面设计 中国古代平面设计艺术的目的首先应该是为了使用,即物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设计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用价值的设计。但光是有用是不够的,还必须美,设计的价值还取决于美的价值。因此,用与美的统一成了古代设计的基础特征。 印刷技术的成熟对平面设计的促进 明代时中国古代印刷的兴盛时期。无论在印刷的规模,品种,数量,地理分布,和印刷品的质量方面,都大大超越前代。 明代出版印书成为社会时尚。不仅中央政府在南京和北京设有国子监这样规模巨大的印刷厂,各种技术工人多达上千人,出版印刷各种书籍,而且在各省重要城池的藩王府也各有各自的出版印刷书机构。至于民间印刷业更是遍及全国各省。尤以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最为兴盛。民间书坊和私人刻印的书籍,包括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和与广大人民群众居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医学,农业,棋谱,茶谱,地理等各类读物。 唐代出现的雕版印刷技术,发展到明代已更趋于成熟,其显著的标志是印刷字体的规范,定型和多色套印的兴盛,因此明代出现了大批印刷质量精美,画面复杂生动的插图本和木版年画,招贴画。活字印刷术在明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当时的官,私印刷机构中,木活字印本极为普及和广泛。 明代仿刻宋版书成风,促使了“图案字”,即“仿宋体”的形成。“仿宋体”在原有宋体字基础上,强调横平竖直横轻直重的特点。在明代中叶之后形成了具有四面见方,横细直粗字体端正,整体大方,稳重,典雅,优美的风格,使之成为定型化的标准印刷字体。宋体字的成熟定型,是中国古代平面设计史上一个巨大的成就和重要的突破。从雕版印刷技术的角度来说,印刷字体的规范和标准化,既能提高写与刻的效率,大方美观又能方便读者的阅读。从平面设计的角度看,宋体字以最单纯的“点画”作为基本元素,进行巧妙,合理,整体的组合。其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的设计安排,既保留了中国书法楷书的审美韵味,又有装饰性,程序化强的美学特征。在字体的结构布局上,宋体字由于字体的差异变化所形成的疏密有致,均衡匀称,抑扬顿挫,虚实相生的形式美感,看成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平面构成作品。 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带动了插图本书籍的盛行和木版年画,招贴画的兴盛。明代的书籍插图设计盛况空前,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出版的插图书籍有4000余种,而明代就占据了其中一半。尤其是万历,崇祯年间的插图本书籍最多。 万历二十四年金陵(南京)胡承龙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插图1160幅。 崇祯十年刊于南昌府的科学名著《天工开物》有插图123幅,占了整整半个版面。 王圻,王思义父子合着于万历三十七年的《三才图会》中一共必败描绘刻的大幅插图则达到4000余幅。该书共有106卷,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任务,启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12大类,是明代最大的插图本著作。 此外,明代许多戏曲,小说书籍也都附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作品的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描绘生动,线条流畅,构图完整,刻印精细清晰。 《本草纲目》插图 《天工开物》插图 《三才图会》插图 “黄家雕版”明代徽州府是当时木版插图的制作生产中心,并形成刀法精湛入微,线条纤细流畅的版画艺术风格。其中又以徽州虹村的黄氏家族具有代表性,黄鏻的《程序墨菀》,黄应瑞的《大雅堂杂剧插图》,黄鍨和《玉簪记插图》,黄应光《琵琶记插图》,黄焌和黄应孝的《帝鉴图说》,黄子立的《陈老莲离骚九歌插图》皆为名刻,影响较大。 玉簪记插图 “黄家雕版”明代徽州府是当时木版插图的制作生产中心,并形成刀法精湛入微,线条纤细流畅的版画艺术风格。其中又以徽州虹村的黄氏家族具有代表性,黄鏻的《程序墨菀》,黄应瑞的《大雅堂杂剧插图》,黄鍨和《玉簪记插图》,黄应光《琵琶记插图》,黄焌和黄应孝的《帝鉴图说》,黄子立的《陈老莲离骚九歌插图》皆为名刻,影响较大。 玉簪记插图 帝鉴图说 琵琶记插图 汪耕,丁云鹏,陈洪绶等著名画家都曾为其绘制画稿。特别是陈洪绶的《博古叶子》,《水浒叶子》,《九歌图》和《北西厢记》等插图作品,经黄氏家族中的名刻工刻板,成为中国古代木板插图的经典之作。 博古叶子 九歌图 水浒叶子 北西厢记 多色套印的发展 印刷技术的另一大成就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