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 (二)隋唐 (三)北宋 (四)元朝 (五)明朝 (六)清朝 * *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两汉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三)北宋 (四)元朝 (五)明朝 (六)清朝 小结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 皇权专制 一.两汉地方政治体制的演变 (1)西汉初郡县、封国并行制 (3)汉朝中后期地方行政区划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①王国问题的出现 ②王国问题的解决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2)设立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 二.唐朝地方政治体制的演变 设置节度使 措施 作用和影响 增强了地方势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但形成唐末藩镇割据 三.北宋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军事上:①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②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 ①派文臣任地方知州; ②设通判负责监督。 经济上: 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管。 措施 作用和影响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导致地方的积贫积弱 四.元朝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实行行省制 2、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山西(晋)、河北(冀)、山东(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意义:元朝行省制度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措施 五.明朝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废除行省 地方设置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2)实行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措施 六.清朝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设25(18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个省级行政单位,地方设置三司形成省道府州县五级制 (3)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思考:纵观中国古代历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你能得出什么规律认识? (一)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 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 执行 (中、外朝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措施 作用和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 皇帝 中书省 (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 (执行命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吏、户、礼、兵、刑、工 2、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重大创造。 (三)北宋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 “二府” 行政:中书门下—— 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军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地位略低于宰相 2、增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设三司管理财政, 分割宰相的财权 削弱相权 皇帝总揽大权 (二府三司) (四)元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2、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 4、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宣政院 这是元朝 加强皇权 的新举措 (一省二院) 3、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 五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革 中央: 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创立内阁 ——君主专制达新高度 ★ 内阁 1、创立内阁的原因: 2、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可以“票拟”对奏章的处理意见 明宣宗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设 内阁 明成祖 品级较低,不参与决策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设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 特 点 职 权 名 称 时 期 3、内阁的性质: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返回 六、清朝中央政治体制的变革 2、康熙—— 3、雍正—— ——君主专制顶峰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中枢分权 设军机处 特点:简、速、密 1、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左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军机处内景 左图:军机处的位置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