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铸造基础知识浅谈.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铸模具铸造基础知识浅谈

冷格 特征: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呈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 披锋 特征: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 原因: 1.锁模力调整不佳 2.模具合模不严,模具受损 3.模具强度不够形成变形 4.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5.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气泡 特征: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也有皮下形成的空洞 原因: 1、模具温度太高。 2、填充速度太高,金属流卷入气体过多。 3、涂料用量过多,浇注前未燃尽,使挥发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 4、排气不顺。 5、开模过早。 缩水 特征:铸件平滑的表面出现凹陷。 原因: 1.铸件的厚薄偏差较大 2.料温过高,合金收缩率大 3.浇注口的截面小,补偿少 4.模温太高 欠铸(缺料) 特征:铸件表面有浇不足部位,轮廓不清 原因: 1.模具温度太低 2.浇注温度太低 3.杂质太多,合金流动性降低。 4.空气太多,型腔压力大浇注受阻 粘模 特征;铸件出现因模具上粘附多余材料形成的合金未能填充现象 原因 1.模具温度太高 2.模具型腔太粗糙 3.模具粘附残杂 4.拔模斜度太小 拉伤 特征;铸件再脱模时与模具磨擦表面出现刮伤的痕迹。 原因 1.模具表面太粗糙 2.涂料喷涂不到位 3.模具表面粘附合金 4.铸件顶出偏斜 冲蚀 特征;压铸件表面局部 位置有麻点或凸纹。经过抛光可以抛平,但有时会在相应位置留有凹坑,位置多发生在内浇口附近区域。 原因 1.内浇口位置不合理,直接冲击型壁。 2.内浇口太薄,填充速度过快,冲刷内浇口区域。 3.冷却条件不好,尤其过热部位 4.模具型腔热处理有问题,表面没有进行氮淡化或氧化处理。 5.合金浇铸温度过高。 Thank You 压铸模具铸造 基础知识-浅谈 讲师:陈宝贺 了解压力铸造 什么叫压铸: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的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压铸模是压铸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它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铸件质量的优劣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它与压铸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存在着又互相影响互为制约, 关系极密切系。 其重要作用是: (1).决定着铸件形状和尺寸公差级. (2).浇注系统决定了熔融金属的填充状况. (3).控制和调节压铸过程热平衡. (4) 模具的强度限制了压射比压的最大限度. (5) 影响着压铸生产的生产效率. 下面通过对压铸模结构以及压铸件所产生的缺陷介绍,分析模具在生产中对压铸产品的影响。 压铸模结构 以下是两幅较常见的压铸模结构爆炸图? 压铸模结构 压铸模浇排系统 一、? 浇注系统: 引导金属液以一定的方式充填型腔,对金属液流动方向、 压力传递、充填速度、排气条件、模具的热平衡都能起 到控制和调节作用。 包括三个方面: 1.直浇道 : 要求:有利压射力传递和金属液充填平稳,。 对于冷室压铸模一般由压室和浇口套组成。 直浇道尺寸的确定是跟据铸件结构和重量等要求来选择确立。 在直浇道的中心设有较长的分流锥,以调整直浇道的截面积,改变金属液流向,减少金属液消耗量。为了满足高效率生产的需要; 要求在浇口套和分流锥部位设置冷却系统。 直浇道 2。横浇道: 指直浇道的未端到内浇口前端之部分,对金属液起稳流和导向作用。设计要求减少金属液的流动阻力,保证金属液等截面积流动,不宜突然收缩或扩张,防止涡气。 横浇道长度尺寸不可以过短小,否则使金属液起稳流和导向作用不明显。 横浇道 3、内浇口: 内浇口应使金属液以最佳的流动状态充填型腔应先充填 型腔深腔部位,最后流向分型面,避免先封闭分型 面,避免金属液对型芯等薄弱部位冲击,易导致型 芯变形。 内浇口调整着从横浇道输送过来金属液速度,其位置和方向最 为重要,决定金属液充填型腔顺序。 内浇口 内浇口的种类: 侧浇口 1 3 2 4 中心浇口 环形浇口 缝隙浇口 内浇口的选择: (1) 内浇口布置应考虑铸件的外观取在金属液填充流程 最 短铸件壁厚最厚的部位。 (2) 内浇口布置应考虑取在金属液流进型腔不起旋涡排 气顺畅部位。 (3) 内浇口布置应考虑尽可能取在金属液流不正面冲击 型芯的部位。 (4) 内浇口布置应考虑取在铸件不易变形的部位。 (5) 内浇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