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复习课件(1-11)
建立 巩固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和平解放西藏(1951) 筹备 开国大典(1949.10.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北平)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3、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辟新纪元,结束屈辱历史,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阿沛 · 阿旺晋美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原因: 战斗英雄: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邱少云烈火吞噬 1、美国的侵略行为威胁我国安全 2、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0.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1950-1953) 抗美援朝战争 爱国、革命英雄、国际、集体主义 精神: 意义: 1、打击美国 2、保卫朝鲜 3、提高中国、巩固政权 经过 1953.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鼓舞被压迫民族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最可爱的人 时间 原因 法令 结果 意义 1950-1952年底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农民; 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农业生产、工业化。 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质: 目的 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都是私有制 第三课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 1953年——1957年 目的 时间 基本 任务 两铁路: 成就 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意义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培养人才 一五 计划 三公路: 四工厂: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东北工业基地 (以鞍钢为核心)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大桥: 鞍钢、长春一汽、沈飞、沈机 青藏、新藏、川藏 鹰夏、宝成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 政治上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954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位: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 第五课 三大改造(1953-1956) 历史意义 分析了主要矛盾 大跃进:大炼钢铁 中共八大(1956) 总路线:多快好省 意义: 建设成就 人民公社化运动 探索失误(1958) “左”的标志? 大庆油田、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节约标兵雷锋 教训:遵照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 依据国情搞建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1966) 任务: 经济调整(1961) 模范人物 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高指标,瞎指挥, 浮夸风、共产风。 资产阶级司令部:刘少奇、邓小平 一月风暴 全面夺权 正义抗争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统治者错误发动的内乱。 原因: 指挥部: 经过: 结束: 性质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左”的错误极端发展 “中央文革小组” 二月逆流 刘少奇案 “九一三事件 ” 1968年毛、周粉碎林彪集团 “四五运动 ” 1976 悼念周恩来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集团 徘徊时期 伟大转折 民主法治 “两个凡是”的提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组织路线:邓小平为核心… 意义 (背熟) 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平反)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 198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转折 拨乱反正 开端 新时期 第八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 改革 对外 开放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富裕 1、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国有企业(1985年) 内容: 1992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吸引外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 格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