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 教学建议.pptVIP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 教学建议.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 教学建议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后期词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2.能对诗歌中的名句进行鉴赏。 3.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教学建议: 1.晏幾道素以“工于言情”为人称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渲染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欢聚时的缠绵,有离别时的愁怨,有追寻往昔时的惆怅,有面对现实的哀婉。措辞无多,容量极大,语似平淡,情实真切。可以先指导学生摘取表现情感基调的关键词后反复诵读作品,体会作品情真意切的特点;再指导学生想像作品描绘的三个深情款款的画面,体会词作精工婉妙的艺术特色。 2.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云:“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沂孙《摸鱼儿》(洗芳林、夜来风雨)云:“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河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三词同出一意,可指导学生横向比较,思考词人各自是如何通过奇特而浪漫的想像,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写出了无可慰藉的伤春之情的。 3.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谪居郴州登高怅望的所见和谪居的环境,但景中有情,表现了他苦闷迷惘、孤独寂寞的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他谪居生活中的无限悲愁,但有时也情中带景。本篇的鉴赏,可从情景的映带、寓意的巧妙等角度入手。作品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诸句,前人都有精彩评点,可指导学生个性化解读。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及结句的无理而妙,也可引导学生悉心玩味。 4.鉴赏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可以指导学生在了解贺铸生平的基础上,深入体会、理解 “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质上抒发悒悒不得志的‘闲愁’”(《宋词赏析》)的见解。唐诗宋词中写愁的名句不胜枚举,如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陇端如山来,颈洞不可掇’ 、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有人评价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可通过比较,了解贺铸抒写愁思的创造性。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律能继续深入探 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在这方 面成就卓著的首推姜夔,他与北宋周邦彦并称“周姜”。他 精于音律,能自制曲牌,他留下的词谱成为流传至今唯一 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极其变”则指宋词内容、风格的多 样化。南宋时期150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国家兴亡 的政治社会影响反映于词中特别显著,其前期多表现为激 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其末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 吟。多变的时局,动荡的岁月虽然是一种不幸,但也不断 丰富了南宋词人创作的内容,引发了他们对时势身世的深 切思考,抒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 化的艺术风貌。 提问方式: 本诗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或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虚实 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提问方式: 本诗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或某 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鉴赏法。 教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鉴赏法。 答题步骤: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阐述哪里是实写,具体写 的是什么,哪里是虚写,具体写的是什么;分析虚实相 生的艺术效果。 答题范式: 本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 ),虚写 ( ),使( )感情表达得更淋漓尽致。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衬托(正衬或反衬)手法,然后分析诗中如 何如何体现衬托(正衬或反衬)的,最后指出用了衬托 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用衬托(正衬或反衬)的手法,用( )衬托 (正衬或反衬)( ),更好地体现了诗人 ( )的感情。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