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指向辩证——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述评.docVIP

“指挥棒”指向辩证——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述评.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指挥棒”指向辩证——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述评

“指挥棒”指向辩证——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述评 湖南 吴同和 ?勿庸置疑,高考是指挥棒。它的指向,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师生备考方略和中学语文教学。近10年来,高考作文试题命制,有如川剧绝活之频繁变脸,颇让师生眼花缭乱:“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轮流坐庄:时而“话题作文”走红(2004年、2005年最盛),时而“命题作文”出彩(2006年),2012年则是“材料作文”独步江湖。此后呢?不得而知。曾几何时,“议论文王朝”隐退,开始了“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时代,师生面有喜色。不幸的是,“议论文一统天下”淡出几年之后,大约是2010年,突然听到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九鼎一言:“议论文有利于检测考生综合运用能力,值得重视!”师生们便心无旁骛,又大做“议论”文章。与此同时,另有权威人士却力主文体应“全放开”,考生写任何体裁都行,甚至包括诗歌。专家权威发布信息,命题者“消化”以后,或规定考生必须写议论文,或允许考生选用诗歌以外的文体写作。挥手之间,高考作文试题连年“变脸”,师生们于是陷入“二难”,遂“迷不知其所如”。 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是怎样一副“面孔”,指挥棒又是如何挥舞的呢? 其一,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最大亮点是:17套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卷,都不再强调“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不再诱引考生奢谈大事要闻,说“假大空”的套话,没有了“谈中国崛起”(2011年新课标卷)之类的沉重话题,而一律直面青年学生学习、生活、阅历实际。所给的阅读材料,内蕴丰富,主题鲜明,简约典雅,难度适中;没有晦涩言词,没有含混语义,也没有几段主旨相同、长达1200字的材料罗列(2009年全国卷Ⅱ)。这副“面孔”,师生家长都觉得可近可亲。 在众多试题中,上海卷堪为典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道题,语词简洁(题面文字仅50多字),意蕴多维,极易唤起所有考生的回忆,极易抒发实感真情。虽然是十几岁的小青年,可谁都有“舍弃”过“心灵中闪过的微光”的往事;虽然所舍弃的是“自己的东西”,可回首当年的“舍弃”,情感都格外复杂难状。“我”曾“舍弃”的“微光”是什么,为什么“舍弃”,“天才的作品”是怎样点通玄机,让“我”如今有所悟觉?当年那“微光”虽已永远逝去,但人生几十年,还会出现各种其他“闪过的微光”,“我”还会“舍弃”吗?诸如此类,诸如此类,都将因人而异,其反思和体悟,也千差万别。换言之,这道题,人人有话可说。考生在“基础等级”过关,难度不大;但要找好角度,确定体裁,结构华章,欲求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发展等级”获取高分,却又绝非易事。 类似的好题不少。新课标卷、北京卷、重庆卷的阅读材料,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性美。考生读后,会联系实际,拷问灵魂,结合身边的人与事,“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抒发自己特别的感动。 其二,2012年试题,不约而同地聚焦学生辩证思维,将检测考生理性思考深度摆在重要位置,这是试题的另一大亮点。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日渐复杂,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对任何问题、任何社会现象,都愿意剖析研究,并尝试着逐步上升至理性层面。针对这一特质,今年高考作文试题所选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正中下怀,能激发考生的理性思考。这副“面孔”,师生家长也能接受。 17套试卷中,有几道试题很值得咀嚼、回味。 如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两则难得的好材料,一道漂亮的作文命题! 汤因比和居里夫人女儿的感慨很容易引起青年共鸣:“我”生不逢时,出生在90年代。虽承前启后,但许多科学难关已被前辈攻克;研发新的课题,谈何容易?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我”怎么没有生长在战争年代,生长在百废待兴的年代,生长在断层期……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这样怨天尤人,情有可原。但考生若能联想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名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联想到农村俗语:“每片叶子都有露水滋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