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部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 开平矿务局外景图 开平矿务局是重要的民用工业。1878年由李鸿章在唐山开平镇创办,1881年全面投产。这是清政府设立的较早使用机器采煤的机构,曾经在抵制洋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洋海军 北洋陆军 建立新式海陆军 北洋水师将领 停泊在港口内的北 洋 水 师 舰 队 福建水师的旗舰“扬武”号 刘公岛上的水师提督府 海军衙门制定的北约海军章程》 海军衙门制定的《北洋海军章程》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走向共和》剧照:张之洞大兴西学 李鸿章建于1885年 天津武备学堂 学生上课的情景 北洋军阀中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吴佩孚等都毕业于此。 厦门同文馆外景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左起为徐建寅、 华衡芳、 徐寿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二、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 第一节 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 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 洪秀全个人因素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鸦片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传统商路上挑夫失业问题严重 广西的土客矛盾激化 广西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洪秀全个人因素 洪秀全 1852年4月,清军围攻永安,太平军突围北上,6月3日,攻克广西北部重镇全州,冯云山不幸中炮牺牲。 进入湖南后,太平军人数激增。萧朝贵在夺取长沙的战役中不幸牺牲。12月,攻克岳州,并组建了水师。 南京市天王府遗址内天王宝座 二、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1.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以及有关人员的个人过错,致使制度上的日益封建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思想上的日益蜕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封王时,命其他四王归东王杨秀清节制。 1856年6月太平军摧垮清军江南大营,天京城围暂解。杨秀清公然逼迫洪秀全亲至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允,并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京“勤王”。 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和群众二万余人,旋即总揽军政大权,专权跋扈更甚于东王。 石达开闻讯连夜缒城出逃,在安庆起兵讨韦,“以肃清君侧”。 1857年6月石达开率十万精兵负气出走,1863年6月覆灭于四川大渡河边。 这场变乱使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解体,极大损伤了太平天国元气,摧折了本不稳固的理想和信仰的支柱,导致战局急剧逆转。 2.失败的原因 客观 清政府与西方势力联合起来进行镇压 主观 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清政府与西方势力联合起来进行镇压 湘军的领导核心 洋枪队“常胜军”的一支炮队 思想上迷信、愚昧,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没有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领导集团的分裂、腐化和封建化 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陷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历史作用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 国际背景: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东方不发达国家的影响。 国内背景:内忧外患的形势所迫。 爱新觉罗·奕?(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 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和硕恭亲王”。统称“六王爷”; 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保守派对其鄙称“鬼子六”。身后谥“忠”。 主张学习外国科技以加强中国军事实力,于外交上主张保持与欧美列强的和平,支持并开办了中国早期的近代新式工商业以及政府机构,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中枢首脑。在其担任政府首脑期间,清朝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以及西部各省的回民起事。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谱名传豫,谥文正,湖南湘乡人。同治时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中国清朝时期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 李鸿章(1823~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