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体重管理方法 产前体重管理方法: 17周左右更换产前料,产蛋到5%时更换高峰期饲料; 20周前完成分群工作,调整各鸡群的饲喂方法,使其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 产蛋上高峰期体重管理方法: 保证饲料营养和鸡群采食量; 关注各种应激和条件性疾病对体重和产蛋的影响 (四) 小结 不同阶段各组织器官发育速度不一样,所以每周体重达标很重要,理想状态是每只鸡都达标; 整体体重较差:可以通过调整饲料营养、减小饲养密度、增加夜间光照等措施; 个体体重差:可以采取增加营养、饲喂潮拌料刺激食欲等方法; 鸡的大小都是吃出来的,改善饲料营养和采食环境最重要; 鸡群均匀度100%最好,但是很难达到,所以主要通过分群管理进行补救;分群后重点关注小鸡管理; 光照管理 主要内容 案例:光照管理的重要性 目标: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 方法:时间管理和强度管理 案例1、光照时间对产蛋的影响 产前减少光照时间对产蛋的影响 2010年由雏场转入蛋鸡的鸡因为转群后去掉了半小时夜间光照,虽然平均体重比今年同期高出80g,但是开产日龄平均推迟9天; 案例2、光照强度对产蛋的影响 蓟县一养殖户,饲养1万只鸡,分两批次,在同一时间(大鸡55周,小鸡18周)将40瓦的灯泡换成13瓦的节能灯,光照时间按照标准执行。 结果:小鸡在产蛋后,啄肛非常严重,其他正常。 诊断:光照强度会使性成熟提前,造成的损失不可逆。 目标: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 20周前平均体重符合品种标准,群内体重整齐,缩小个体间体重差异 20周后性成熟的适时化、同期化,性成熟抑制在适 当的日龄。 理想 鸡群 目标 开产体重(适宜) 见蛋后达到50%产蛋的日数 (25日) 主翼羽更换完毕时间=开产日龄 光照管理决定了性成熟时间 管理措施 时间管理 强度管理 概念: 当鸡群产蛋率达50%,标志着鸡群开始产蛋,这个时期叫性成熟。 光照时间管理 光照时间管理原则: 育成过程中不能增加光照时间,产蛋期不能缩短光照时间 保持恒定光照 减少光照 较高强度地增加光照 8 -10 小时 光照强度管理 光照强度管理 各阶段光照强度标准 光照强度控制原则 保持光照强度方法 3、各阶段光照强度标准 1-3天 60LUX 4-7天 30LUX 2周 20LUX 3-6周 10LUX 7-18周 5LUX 19周以后 20LUX 2、原则 光照强度要足够鸡只看到水料 尽可能减少鸡只活动,减少体能消耗 育成期不能增加光照强度,产蛋期不能减小光照强度 4、保持光照强度方法 监测照度 增加光照强度可以调整灯泡的瓦数 灯泡管理 1、意义 光照强度管理的意义:主要是影响鸡群采食和饮水活动,过低会影响性成熟。 温度管理 主要内容 案例:温度管理的重要性 目标:适宜、均匀、稳定 方法:分阶段、找重点 案例1、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不上高峰 2010年2月,某小区进雏12万只,分5栋饲养,其中3栋在20日龄因通风不当造成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病程持续较长(20天),其他和各栋相同。 结果:本栋鸡群分到蛋鸡场后,产蛋率最高达到83%,且蛋品质量较差,畸形蛋多,死淘率高。 诊断:通风造成的呼吸道病继发感染传支。 案例2、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呼吸道病发生 2007年,有一栋鸡舍20天-30天鸡群赖眼增多,部分鸡眼内出现黄色干络物,投药和喷雾后效果不明显,但是鸡群精神正常,采食影响不大; 2011年11月4日,有一栋鸡舍80天精神突然变差,尤其进风口处比较严重 2011年9月16日,38日龄,鸡舍不同部位出现流鼻汁、缩脖子、烂眼现象,有个别呼吸道症状 案例3、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疾病继发 病毒性疾病:传支、新城疫 细菌性疾病:鼻炎、大肠杆菌 雏鸡会造成体质下降、体重减轻;蛋鸡造成产蛋下降和死亡增多。 温度线管理 管理原则:适宜、稳定、均匀 通过对鸡舍通风和保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调控,保证温度的适宜、稳定、均匀。 温度线管理框架 鸡群 高产 做好温度管理 确保温度适宜、稳定、均匀 育雏期 温度下降期 育成、产前期 温度适应期 做好通风管理 温度曲线 通风级别 一、育雏期温度管理 三个 原则 温度适宜 温度稳定 温度均匀 时间上适宜 满足鸡群生理需要 提高成活率 源头上稳定 保证鸡舍温度稳定 防止条件性疾病 防止发生传支 空间上均匀 实现鸡舍不同部位温度一致性 保证鸡群发育整齐 具体方法 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制定每批鸡的温度标准 通过“看鸡施温”及时调整温度标准 1、时间上适宜(重点是目标温度适宜) 鸡舍温度适宜 逐渐降温,适应雏鸡生理需要 脱温稳定 制定出每批鸡适宜的温度标准 季节的不同和饲养密度不同温度标准需要适当调整 参考温度程序 结合“看鸡施温” 如果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