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学精品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 、热的能力。(狭义的土壤肥力仅指养分) 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 ★自然肥力 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人为肥力 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经济肥力 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 ★潜在肥力 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 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的生态要求出发来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如果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所能提供的生态性质不一致,即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植物也不能利用或利用很少 通俗意义上讲的土壤肥力的高低,如果不指明植物,一般只能说明其有机质和养分的高低及适宜的物理性质 三、土壤肥力生态性相对性 * 土壤肥力的量化指标 1、以地上部分生物量来评价 如:森林植被干物质重的年平均值来表示 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量来表示 2、以土壤的某些性质和养分数值来评价 如: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pH值 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 一、土壤学科的研究内容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 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 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 壤利用和管理的科 学。 第三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 二、21世纪土壤科学发展的总趋向 ◆土壤与地球生命作用 ◆水、土资源保持与合理利用 ◆土壤圈与全球变化、 ◆土壤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 20世纪土壤学科的迅速发展 20世纪土壤学科的新观点 土壤圈: (英) Matson(1938),(美) Arnold(1990) 土壤水能量理论与运动方程的 建立: (美) Buckingham(1907), Richards(1930s) 土壤生态系统: (美) Jenny(1940-1960) 土壤质量 综合调控理论 (美) SSSA(1990s) * 20世纪土壤学科的迅速发展 19世纪土壤学 化学 地学 生物学 欧洲 20世纪土壤学 化学 地学 生物学 物理学 数学 生态学 系统科学 美国 * IUSS对土壤学科的新划分 ISSS(1924--1998) IUSS(1998--) IS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oil Sciences IUS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il Sciences * 根据历届土壤学会,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 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方法 土壤物理 土壤化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矿物学 土壤肥力学 水土保持 土壤发生分类 和制图 土壤技术 * 21世纪土壤科学所面临的挑战 来自人口膨胀的挑战——如何保证粮食的持续增产 来自全球生态环境的挑战——如何保持土壤的生态健康功能,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来自土壤学自身发展的挑战—加强基础研究,加速新技术在土壤学领域内的应用 社会对土壤学认同的挑战—强化土壤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立足于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和环境健康问题服务!!! * 沙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座万仞山。 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 Sandstorm in southeastern California * Clear-cut forest * 滑坡及泥石流造成巨大灾害 * 土壤是林业生产的基础 林业用地 苗圃用地 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第四节 学习土壤学的要求和任务 * 土壤学是林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泛,但应以土壤内容为主。学习土壤学的目的,在于为掌握森林培育和水土保持的先进理论和技术,解决林业生产(水土保持)中的土壤问题。 * 1、要求能系统掌握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主要上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特征、基本理化性状和利用改良;掌握常用肥料的性质及其施用的原理和方法。 * 2、要求能鉴别主要的岩石、母质类型和地形地势,独立进行土壤剖面观察、识别土壤类型,并能进行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壤资源调查工作。 3、要求掌握土壤的常规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 本章重点: 1、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 2、试述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 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