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精准量化管理技术_-_西安农技中心课件.ppt

小麦精准量化管理技术_-_西安农技中心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精准量化管理技术_-_西安农技中心课件

七、后期量化管理 (一)后期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从抽穗到成熟是小麦的后期生长发育阶段。该阶段在5月上旬~6月上旬,历期一般只有30~40天。后期阶段是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受精,养分运输,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过程,以生殖生长为主,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逐渐衰退,到成熟时死亡,穗部(主要是子粒)器官是生长中心。 * 七、后期量化管理 (二)后期麦田管理的主攻方向/调控目标 养根保叶,即应使根系在后期维持较强的活力,充分延长光合器官的功能期;协调植株碳,氮营养,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防止贪青,早衰,青干和倒伏,最大限度地将后期所合成的及抽穗前所贮存的有机物质运转到籽粒中去;加强对病虫害和干热风的防治,保证光合器官完整;适当喷洒激素,微量元素等,调控物质运输,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争取粒多,粒重。 * 七、后期量化管理 (三)后期麦田科学管理措施 1.灌溉与排渍 2.叶面喷肥与田间施肥 3. 防御干热风与雨后青枯 4.防治病虫害 5. 防止倒伏 * 适时浇好灌浆水(开花后5-10天) 小麦生育后期如遇干旱,应在小麦孕穗期或籽粒灌浆初期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此后一般不再灌水,尤其是种植强筋小麦的麦田要严禁浇麦黄水,以免发生倒伏,降低品质。开花后15天不能浇水 叶面喷肥 在抽穗至灌浆前中期, 每亩用尿素1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以预防干热风和延缓衰老,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 蚜虫 纹枯病 锈病 白粉病 叶枯病 赤霉病 全蚀病 小麦生育期常见病虫害 * 早控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志信星25~32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多菌灵胶悬剂、微粉剂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如喷药后2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 麦蜘蛛:当平均每33厘米行长有麦蜘蛛200头时,每亩用1.8%虫螨克乳油8~10毫升,或20%甲氰菊酯乳油30毫升,或40%马拉硫磷乳油30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采取蛹期防治与成虫期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成虫期防治:小麦抽穗扬花期,当10网复次捕到小麦吸浆虫成虫10~25头,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每亩可用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80~100毫升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均匀撒于田间,熏蒸防治。 * 一喷三防推荐配方 亩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50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亩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50毫升+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防小麦赤霉病 此病多发于小麦抽穗扬花期,在大量菌源存在条件下,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小麦赤霉病可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条件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小麦赤霉病不仅引起小麦直接减产,而且对麦粒品质影响严重。 防治小麦赤霉病,最重要的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药保护。可用25%咪鲜胺乳油,亩用量20毫升,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克,兑水50公斤,向麦穗均匀喷雾,隔5天再喷药一次,一般防治2—3次。 一般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施第一次药,隔7天后抢晴施第二次药。 * 八、 适时收获 (一)适时收获 小麦在不同适宜收获期时的特征如下: a.蜡熟中期。 植株茎叶全部变黄,下部叶片干枯,穗下节间全黄或微绿,子粒全部变黄,用指甲掐籽粒可见痕迹,含水量35%左右。 B.蜡熟末期。植株全部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较为坚硬,色泽和形状已接近本品种固有特征,含水量为22%~25%。 C.完熟期。植株全部枯死和变脆,易折穗,落粒,籽粒全部变硬,并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含水量低于20%。据研究,蜡熟末期人工割收的千粒重比完熟期收获的要高2。4克,产量也提高5~10%。 * 八、 适时收获 (二)安全贮藏 贮藏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二点: 1.含水量要低 2.温湿等贮藏条件适宜 * * 注意与菥蓂(遏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