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2002生死家电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业观察)2002生死家电篇

(行业观察)2002-2003:生死家电业 2002年并不是中国家电业的翻身之年。暂时的技术和出口繁荣并不能拯救整个家电业。中国家电企业的整合、并购、调整甚至破产倒闭,2003年将是另一个开始。也许活下来的企业中,将会涅磐出中国的索尼、东芝和松下。   不容回避的是,分销商在流通领域的战争迫在眉睫,而它们点燃的战火势必殃及家电企业,其杀手锏则必然是使惯了的价格战;与此同时,家电洋品牌也在侧翼挤压;在高端技术和高端新产品方面,由于家电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水平较低,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阙如,国产企业对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扩大的内在期望与受高端技术限制、成本难以大幅降低的外在矛盾,也使得高端产品本身的价格战存在一触即发的可能;即使选择海外市场作为新的突破口是国内家电业的出路之一,但出口仍难拯救整个家电业。   中国家电企业的整合、并购、调整甚至破产倒闭,2003年将是另一个开始。也许活下来的企业中,将会涅磐出中国的索尼、东芝和松下。   被误读的翻身   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表明,去年中国家电业的日子过得都不错。笼罩在业内巨头上的浓重阴霾之气,似乎一扫而光。   然而,家电业弹冠相庆的时候远未到来。2000年以来中国家电业的深层次矛盾,尤其是以2002年家电业的全面亏损所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未因为2002年的凯歌声声而彻底消弥,相反,2002年家电形势出人意料的反转,只是将这些问题和矛盾暂时遮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电业的问题和矛盾会越积越多,并终将在某一天集中爆发。   2003年是中国家电业的关键一年。   2002年家电市场的急转直上,高端产品被认为立下了汗马之功。很显然,2003年家电巨头会继续在高端产品上大做文章,藉此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但受制于高端技术的高端产品,在核心技术和营销层面都不具备更大的市场上扬空间。抢占市场份额必须借助于流通渠道的规模优势。在建设企业自身销售网络速度和规划都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家电企业只有听命于国美、苏宁这类分销商的指挥棒,即使在价格上被一再打压也无可奈何。同时,海外市场初尝甜头也会促使家电企业趁胜追击,试图加大海外市场对其利润的贡献率,但正如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质疑TCL(相关,行情)的国际化战略一样,家电企业的海外战略同样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如此,几乎所有箭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价格战。其结果是,重演几年前全行业血流成河的一幕,2002年赢得的战绩将被吞噬殆尽,而家电企业未曾治愈的多元化扩张后遗症(如空调的大量积压)则会使之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的中国家电业是如此难以乐观。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2002年12月18日对当年家电形势的评论是:这种现象有可能是中国本土家电行业的回光返照。被误读翻身的中国家电业前途顿然严峻起来。   谁将生存谁将毁灭?   2002年底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提供了某种印证。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联合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共同组成的2002年中国城市家电消费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54个城市23400个居民家庭的家电产品消费状况和预期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结果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彩电企业最多只剩15家,电视机市场将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第一类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第二类企业是目前占据着电视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   因此,中国家电企业的整合、并购、调整甚至破产倒闭,2003年会是另一个开始。也许活下来的企业中,将会涅槃出中国的索尼、东芝和松下?(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技术:迷走高端     产品--更多地是与技术联系在一起。2002年中国家电业的复苏,被认为是高端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并将成为一大发展潮流,而这也是家电制造商们争相追逐的最大缘由。问题是,中国家电业真的翻身了吗?仅仅对高端技术的追逐就等于把握住了市场了吗?如果家电巨头们迷恋于虚幻的高端产品运动之中而不能自拔,随着追捧的日渐热烈,以及紧随而来的跨国公司的反扑,高端产品的价格战将成为一种可能,那时,家电业又将到何处去寻找丢失的自己?   做一个漂亮的幌子   家电制造商对高端技术的追求是一场策略性的骗局,家电业专家罗清启对家电业热衷于高端的评论是如此的不合时宜。罗清启是帕勒咨询有限公司的资深董事。   之所以说是一场骗局,罗清启的解释是,家电企业并没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都在超前追求国际家电的潮流。因为截至目前,掌握等离子彩电核心技术(等离子显示屏制作)的企业仅有松下、LG、三星、先锋、NEC、富士通6家企业,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掌握等离子彩电的关键技术。而大多数中国家电制造商都在这一领域作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造就新一轮的技术泡沫。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