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10-托尔斯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10-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及其创作 故事情节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 激情是安娜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她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渴望爱情。但她的爱欲长期遭受压抑,她不爱卡列宁。认识渥伦斯基,唤起她的爱欲和激情。火车站的相遇,作者特意描写安娜眼睛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 反 抗 安娜要为自己的真情而活,追求个人的幸福和理想爱情。她的追求破坏了男权家庭道德,触犯了丈夫卡列宁的利益,犯了上流社会不动真情的大忌。她坚持出入公共娱乐场所,对社会习俗挑战。 自杀 平行书写的人物传记 小说平行写了两个人物的传记,城市贵族妇女安娜和外省地主列文的故事。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情节线连接城市上流社会,列文和吉提的情节线代表宗法制庄园文化。这两组人物由奥布浪斯基一家联系在一起。 安娜和列文这两条线索互相交错和对照,展示了俄国生活的完整图画。托尔斯泰对小说的双线结构很满意,他称为“拱顶结构”。 安娜的追求 安娜追求个人幸福,具有西方文明的个性自由,爱情至上。正是这一点,西欧读者推崇《安娜·卡列尼娜》,因为它和西欧文化的个体意识一致。安娜的追求以失败告终,她卧轨自杀,表明作者否定了西欧文化的个人主义和爱情至上。 反思生命的意义 反思生命的意义是《安娜》的一大特点。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安娜没有找到答案,临死前带着她对人生的三个疑问:“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离开了人世。 列文几次面临自杀的痛苦,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是为上帝而活,为灵魂而活。 作品的结局,女主人公自杀,男主人公皈依宗教,这都不是人生的理想归宿。显示出小说的悲剧内蕴。它是人生的悲剧,探索的悲剧。 安娜的个人主义和列文的群体主义都遭到失败。 安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是托尔斯泰人物画廊中与众不同的贵族妇女。她和托尔斯泰的宗教道德、传统家庭观念相对立。 托尔斯泰青年时代曾经放荡过,他后来一生都谴责情欲的罪恶。并把他的憎恶感迁怒于妇女,惩罚不守传统妇道的女人。托尔斯泰的情欲观念影响了他对安娜的塑造。 * 一、终身忏悔的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Lev Tolstoy, 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作家,他代表了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结。 贵族公子气 托尔斯泰是个内心生活十分复杂的作家,一生都在不断地分析自己,批判自己和改变自己,处在终身忏悔之中。 托氏出身贵族,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亲,在姑妈抚育下长大,形成多疑、热情、易冲动而又自由发展的性格。 生活放纵 直到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 军队生活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加了军队。军务之余,他开始了小说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托氏对自己从军也进行了反省。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搞了一次浑帐检阅。所有的人都在狂饮,特别是哥哥……战争是一种不正义和愚蠢的事,那些正在打仗的人力图压下自己良心的呼声。我正在做的事好吗?”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离开了军队。 思想激变 托氏长期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德问题的关心,他不断考虑自己的贵族生活是否有罪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忏悔的情绪。从70到80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拯救灵魂”,反省自己的罪恶。 平民化生活 托尔斯泰写作了《忏悔录》,内中谈道:“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关心农民苦难 忏悔的托尔斯泰坚持“为别人做好事”,关心农民的苦难,同情人民的疾苦。他把大量的钱分给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参加救火,火灾后又积极组织救济。他放弃1881年以后所写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在社会慈善事业。至今,托氏故居门口还有一株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托氏常在树荫下接待贫苦的农民。“千百万人成了他的兄弟”,在他的藏书室里,还有一个放着钢笔和墨水瓶的文具盒,那是庄园里的一个农民送给他的,上面刻着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