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东盟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动机:兼论《东盟宪章》生效后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
论文:东盟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动机:兼论《东盟宪章》生效后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 论文:东盟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动机:兼论《东盟宪章》生效后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内容提要:对中国来说,东盟的合作动机是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研究方面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而且,由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体现为经济关系,准确把握东盟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动机就显得更为现实和重要。本文首先进行文献述评,然后着重对东盟与中国合作的经济动机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定三个检验命题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经验研究的结果完全支持前面的理论分析,即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有两个,一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二是扩大自身的外资流入,其中后者的实现以前者为重要条件。经验研究还发现,东盟国家在合作动机的强度方面差异很大,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主要是靠东盟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推动的。以前面的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认为,《东盟宪章》等文件的生效将会有利于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应该采取有区别的灵活的政策,在东盟国家的博弈进程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关键词: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动机?东盟宪章Abstract:For?China,the?cooperation?motivation?of?ASEAN?is?the?most?basal?and?fundamental?problem?on?studying?the?relations?of?China-ASEAN?cooperation.?Moreover,the?relations?of?China-ASEAN?cooperation?increasingly?reflect?in?economic?relations,so?it?becomes?more?realistic?and?important?to?grasp?the?economic?cooperation?motivation?between?ASEAN?and?China?correctly.?This?paper?begins?with?a?literature?review,then?focuses?on?the?theoretical?analysis?on?the?economic?cooperation?motivation?between?ASEAN?and?China,and?constructs?the?three?tests?proposition?and?the?corresponding?econometric?model.?Th针对性的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研究是相当不足的。但是,我们还是将对此问题有专门研究的学者的观点首先阐述。张蕴岭是目前国内对此问题有专门研究的屈指可数的学者,早在2002年《中东合作框架》签订之前他就指出,尽管东盟存在着对中国竞争的担心,最终还是同意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其根本原因是东盟不仅看到了竞争压力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机会的一面: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大市场,对东盟来说意义重大。?2008年初他又对此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论述,指出东盟启动东亚合作的利益基础是救助被金融危机破坏的经济网络,从而奠定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中国东盟专家组对此问题也给予了明确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是,东盟担心中国入世将使中国的外资吸引力增加而外资更多地流入,从而不利其经济恢复,而与中国经济合作则会增加东盟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可以利用中国市场[?参《中国东盟专家组报告》2002年。]。对于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有关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动机的观点,我们以文献的时间为序给予综述。?Jonathan(1998)认为,上世纪90代以来,东盟已经逐渐形成一致看法,即中国是该地区的新的增长引擎。Aileen(1999)同样认为,建设性地、全面地与中国接触而不是孤立与遏制中国将会给东盟带来更好的结果。Michael?Leifer(1998)甚至认为,东盟自由贸易区(ARF)成立的目的并非遏制中国,实际上是通过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促成一种对中国的建设性的接触,这是东盟地区战略的一个小把戏。进入本世纪以来,有关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动机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得益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兰德尔·施韦勒(2001)指出,东盟对中国的接触政策是一种保险性和综合性的接触,东盟通过与中国多方面的交流以加深双方的相互依赖,确保在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获得利益。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上的观点则更加直白: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借中国的东风成了东盟国家发展经济的一条出路,东盟除了与巨龙同行已没有其他的选择。此时几个东盟国家元首的观点尤其受人关注,先是马哈蒂尔和阿罗约(2001)在日本主办的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在经济上会是东盟的一个好伙伴,是一个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