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峡城乡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峡城乡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峡城乡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一)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农业的收益低。峡城乡位于渭源县西南部,距县城69公里,全乡有8个村46个社,2020户8600多人。全乡有耕地15425亩,2014年种植小麦4900亩、豆类2900亩、药材3000亩(其中柴胡2500亩,其它药材500亩)、马铃薯4000亩、玉米200亩,其它作物400多亩。从数据上看,粮食作物仍然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药材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9.4%,而且药材大部分集中在收益较低的柴胡种植上,当归、党参、黄芪等大宗药材品种仅有500亩,农业产业的收益低。经初步估算2013年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户均1.5万元,抛去成本,人均在农业上的纯收入占不到30%,这个数字作为一个纯农业乡镇是不正常的。(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产业化发展滞后。纵观2010年—2014年四年的作物种植面积,201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000亩,2014年增加到3000亩,比四年前增长50%;粮食作物2010年生核桃面积达到了2300亩,种植户也达到了568户,沿洮河形成了7公里的种植片带,预计核桃在三年后将发挥效益。二、农业产业发展的难点。(一)自然条件恶劣。峡城总人口8600人,耕地面积15425亩,人均耕地1.7亩,水浇地不足2000亩,大多数耕地集中在山区地带,土层浅,不适合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生长,也不适宜机械化耕作,很难实现规模化经营。(二)地理条件制约。按照峡城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来看,在川区非常适合蔬菜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峡城地理位置偏僻,农产品销售受到限制。2010年,乡上在门楼寺村自筹资金建设了一个200亩的地膜辣椒示范点,辣椒长势非常好,而且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非常高,但是就是没有销路,最后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打击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示范点最终以失败告终。(三)群众观念落后。峡城乡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在加上交通和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慢,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想观念,认为种地就是为了吃饭,药材种植虽然他们也看到了效益,但是还是一怕吃苦二怕不会种植,不肯去种植,对农业生产不重视,对农业转业合作社等经营方式甚至有抵触情绪,到至今为止,全乡没有一家药材加工企业,连药材贩运大户也是寥寥无几。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真正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个观念不转变,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峡城地处洮河沿岸,但对洮河的利用率较低,灌溉渠系不发达,而且一部分渠系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有一部分地缺少灌溉渠系,有水也浇不了。(五)缺少项目的支持。要引进一些新品种,就要依靠示范点的辐射带动,要建设示范点就要依靠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峡城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比较特殊性,全县重点支持的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在峡城发展不适宜,适合峡城发展的林果等产业缺少项目的扶持,要壮大产业规模或引进其他新品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一)峡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从 HYPERLINK /0c/29/index.html 调研的各种数据可以看出,峡城的农业产业仍然停留在原始的耕作模式下,种植品种老化、退化,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农业产业收益低。要彻底扭转这一现状,就必须要狠下决心、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峡城乡的实际情况,乡党委、乡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带两区”的产业主格局。“一带”即沿洮河建成速生核桃示范片带。目前,全乡沿洮河已经形成了7公里的速生核桃种植片带,速生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2300亩,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将片带向两端延伸,增加种植面积700亩,争取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我们不能仅仅从从数字上扩大种植规模,要从田间管理上狠下功夫,在速生核桃种植上我们还处于尝试阶段,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苗木后期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但是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方面的技术力量。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要学习管理技术,要争取使已经栽植的这2300亩速生核桃高成活,让它发挥最大效益。速生核桃片带建设的成功,不但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它所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它给我们的旅游业也将带来巨大效益。“两区”即在山区土壤条件较好的深山区建成黄芪、党参、当归大宗药柴种植区,像脱甲山的9个社、杨庄的上沟、麻家社,门楼寺的乔家、蜂咀社,大林的几个社,康家的张旗山,秋池湾的插旗、船崖寺社等地区土壤条件好,非常适合黄芪、??参、当归的种植。所以我们在这些地区下大力气,重点进行这几个品种的示范,在这些地区的黄芪、党参、当归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在较干旱的浅山区建成小麦套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