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坐姿与执笔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坐姿与执笔PPT

书法坐姿与执笔 主题1 书法君讲解 兰亭学习会小艺记录 文档有补充 2014年6月7日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王羲之是怎样写字的? 书法君 王羲之(303年—361年,或321年—379年) 话题一:古人怎样写字 一、古人用什么坐具? 汉及以前的人们惯于坐席。 直到魏晋时期士大夫仍然习惯于坐席,也有坐于榻上;可以确定的是,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桌椅。不过有“胡床”传入中原,有点类似小马扎,后发展为交椅(放大版的马扎)。 唐,孙位高逸图,绘画的题材是魏时竹林七贤,图中的人物坐在席上。 顾恺之,洛神赋图 当时也有榻。 功能类似于今天低矮的沙发,是常用的卧具与坐具。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传为顾恺之绘 注:这是一组砖画,原稿有可能出自顾恺之之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陆探微所为。 当时流行席地而坐,无桌椅。 这幅砖画上是竹林七贤,题材时间在王羲之之前,但作此画的人,很可能是顾恺之,出生比王羲之晚40年左右。顾恺之12-13岁的时候,王羲之去世。 从顾恺之的画来看,那段时间前后基本上是没有桌子的,都席地或卧榻。 王维(701-761),伏生授经图 注:有学者认为王维的画犯了错误,题材中的伏生是汉初人,当时没有桌子,坐姿也应为跪坐。这不影响认定在唐时有了桌子。 关于桌子出现的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包括隋唐、唐中期等。 王维是唐中期人,在他的画里出现了具有桌子形态的用具(从功能上看,已经是桌子),表明在唐中期或之前,已经有了桌子。 桌子 二、当时怎样坐? 古人推崇跪坐,两膝及地,屁股坐在脚后跟上。 礼记云:坐毋箕。弟子规亦云:勿箕踞。箕踞,就是屁股坐地、两腿放在身前。在传统文化中,箕踞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蹲居也不礼貌,只有跪坐最佳。 据学者考证,在胡服流入中原前,古人的裤子有裤筒无裤裆,下衣不全。跪坐可以襟遮体,否则容易走光,是为不雅。(胡人骑马,由他们首创分叉有裆的裤子可以理解) 如果不是跪坐久了易累,从视觉上看,跪坐姿势确实是最好看的、最美观得体的。 至今日本、韩国还有这种坐姿习俗,源于强大的中华文化圈的影响。 两晋时以跪坐、盘坐与侧坐并存。 由于当时谈玄之风盛行,跪坐不再是唯一的推崇的起居方式。魏晋士大夫们特别自由散漫,喜欢席地而座,或坐在榻上嗑药,一群人玩得极嗨,一起腾云驾雾。 王羲之就是斜躺在榻上被岳父郗鉴看中,被招为女婿,是为东床快婿。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传为顾恺之绘 这幅砖画上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题材时间在王羲之之前,作此画的人,可能是顾恺之,出生比王羲之晚40年左右。顾恺之12-13岁时,王羲之去世。 从顾恺之的画来看,那段时间前后基本上是没有桌子的,都席地或卧榻。 注:这是一组砖画,原稿有可能出自顾恺之之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陆探微所为。 士大夫四人坐于榻上,榻上有盘盛的菜肴、 酒杯、砚台、箭壶、琴等。榻内一人执笔书写;其余三人,一人手执毛笔,一手举着刚写完的书绢似在审阅;另一人是背面,盘膝而坐,琴的一角搭在腿上,一角搭在榻上,伸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右边此人似乎欲逃酒下榻,一童仆正给他穿靴。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或捧杯、或执卷、或抱凭几、或抱着靠垫、或提着酒壶,排列有致,顾盼生姿。画左侧有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皆静立观望。 北齐校书图 下图描绘的场景,距王羲之时已过约200年,当时仍然流行坐榻。书写方式,仍为一手持纸、一手执笔。 看这尊瓷俑,这两人是校书吏,就是核对文书史料的小吏。 俑头戴晋贤冠,身着交领长袍,相对而坐。中间置书案,案上有笔、砚、简册及一件手提箱,一人执笔在板状物上书写,另一人手执一板,上置简册。 执笔,下方托以板状物,悬肘凌空书写。 有席,席地而坐;有几,很矮,放小物件。当时没有椅子,也没有桌子。 青瓷校雠俑,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 1958年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出土 三、当时怎样执笔? 这尊瓷俑是公元302年的, 大家知道王羲之出生于哪一年? 第二年,即公元303年。 非常接近。 说明王羲之当时还用不上桌子, 很可能与瓷俑一样悬肘执笔。 公元302年 公元303年 顾恺之,女史箴图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书写姿势变化不大,为一手持纸,一手执笔。 左图是顾恺之所绘,他比王羲之晚生约40年。 结合前页比王羲之略早的瓷俑,可以看出在王羲之时代,基本上都是采取无桌椅的手持书写姿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猜想: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位贵族士大夫集于兰亭曲水之侧,或正襟跪坐、或伸足斜倚,席地而坐(户外活动,估计没置榻),旁有小几置以酒菜,在婢女的服侍下,一边喝酒吟诗,一边提笔悬肘疾书,《兰亭集序》就此横空出世。 大唐盛世,桌椅几榻齐备,各种坐卧方式并行。 当时大兴宫室和贵族府第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