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职业教育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节地区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毕节地区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三产”的人才状况和“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加快全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今后全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地区决定成立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调研组,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地区卫校党委书记、校长赵昌伦同志和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奚剑鑫同志的带领下,深入到我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中等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到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后,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政府(管委会)有关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各职业学校负责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技能型人才需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威宁职业中学、威宁草海艺术学校(地区第三实验高中)、赫章职业中学、纳雍职业中学、织金职业中学和地区幼儿师范等中职学校。调研组认为,近几年来我区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稳定办学规模、强化专业建设、突出职教特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同“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同较发达地区职教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专业设置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21所【其中高职1所(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中职 6 所(地区卫校、地区工校、地区财校、地区信息工程学校、地区水利工程学校、地区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14所(公办:威宁职中、黔西职中、纳雍职中、金沙二中、赫章职中、毕节职中、大方综合职中、平山职中、织金培训中心、威宁草海艺术学校,民办:织金精诚职中、大方树人中学、大方汇灵中学、威宁自强职中)】。在校生人数36100人(其中学历教育人数31950人),其他培训人数23182人,2010年毕业学生10282人;校园占地面积1256.32亩,教学用房158847平方米,学生宿舍110729平方米,实验实训46454平方米,办公用房30804平方米,生活及其他用房53819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395人,文化课教师666人,专业课教师722人,双师型教师268人;有国家级重点 2 所,省级重点 6 所。 全区中职校现实际开设有护理、社区医学、财务会计、电工技术、学前教育、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采矿技术、畜牧兽医等28个专业,基本构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专业开设数少,仅占职业教育可开设321个专业的6.8%,并且专业设置与区内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状况不尽相符。 二、我区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区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重视,随着毕节试验区大发展、大建设的推进和“三化”发展推动及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职业教育的一些矛盾日益凸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从民众的层面看,重普轻职的思想依然严重,相当数量的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考大学,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不尽如人意。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层面看,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把职业教育放在重点发展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给中职教育的招生与管理造成新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区技能型人才匮乏、市场需求大与职业学校招生难的矛盾。 2、发展不够均衡,资源配置需要优化 我区各类职业学校除地直几所发展较好外,其他各县、市存在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重复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财政投入分散,另一方面造成职业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剧。 各县(市)职校办学思路不明晰,办学模式过于复杂。各县(市)一些职校打的职业高中的牌子,实际上是以普通初中和高中为主,个别学校(如赫章平山职中)甚至办有小学,一所学校中的“多位一体”,最终把自己办成了不折不扣的“四不象”学校;在办学模式方面,由于招生难,为了生存,多数职高被迫与区外学校联办,采取“1+1+1”、“1+2”、“0+3”的办学模式,联办没有起到借鉴和借力的作用,没有学到联办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理念,实际上成为了区外学校的招生机器,有偿招生打乱了本地的招生市场;有的职高(如赫章职中)至今为止甚至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教毕业生。 专业布局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冷热不均。职业学校偏面追求热门专业。近年来,各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电工等专业,投入很大,一旦招生不足或是需求变化,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些职中在没有师资和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