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8章人工合成抗菌药PPT

复习;第38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合成类抗菌药;第1节 喹诺酮类药;一、概述;各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特性—发展趋势;G-菌为主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好。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药浓度高。可络合二价和三价阳离子,如钙、镁、锌。 分布:组织穿透性强,体内分布广,肺、肾、前列腺、尿液、胆汁、粪便、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但脑脊液、骨和前列腺液中药物浓度低于血药浓度。 消除:肝、肾两种均有。培氟沙星主要由肝脏代谢胆汁排泄。氧氟、左氧氟和洛美沙星70%以原形由肾脏排出。;【抗菌作用】;【抗菌机制】;;拓扑异构酶IV;3. 可能存在其它抗菌机制 改变细胞壁糖肽的构成 糖肽降解 菌体裂解 诱导DNA的SOS修复 DNA错误复制 基因突变 新近研究发现:新型氟喹诺酮类可能同时作用于gyrA和gyrB;【耐药机制】天然耐药少见,后天耐药发展迅速;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 同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喹诺酮类药物不能交替使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不能盲目使用。 1. 泌尿生殖系感染 与β-内酰胺类同为首选; 环丙沙星为铜绿色假单胞菌尿道炎首选。 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急、慢性前列腺炎以及复杂性前列腺炎等均有良好效果。;2.呼吸系统感染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加替沙星与万古霉素合用,首选用于治疗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替代大环内酯类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病。;3.肠道感染 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首选 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食物中毒)-首选 伤寒、副伤寒--首选氟喹诺酮或三代头孢 4.骨、关节、软组织感染(急、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首选) 5.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的细菌感染;【不良反应】 少,耐受性好。但是,近年来因为广泛应用,发生率逐渐增多,个别药物因此撤出市场。 1.胃肠反应 2.中枢兴奋症状(1.5-9%) 原因:剂量过大、有精神病或癫痫史、与茶碱或NSAID合用 机制:透过血脑屏障,阻断GABA与受体结合 抑制茶碱类代谢 NSAID使Quinolones对GABA抑制增强;3.过敏反应 皮疹多见(28%)、皮肤瘙痒、血管视神经性水肿等 4.光敏反应 表现:光感性皮炎,皮肤灼伤和水疱 防治: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慎用司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5.软骨损害 机制:可损害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 表现:儿童用药后,关节痛,关节水肿 防治:孕妇和16岁以下儿童禁用 6.其他 诱发跟腱炎、心肝肾损伤,血糖紊乱等;全球近20年撤出市场的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案例;二、常用药物;诺氟沙星(氟哌酸,淋克星)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广谱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血药浓度较低,尿、肠道浓度高 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和淋病;;;左氧氟沙星(来立信);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小 结 1、抗菌作用 (1)抗菌谱广 (2)作用机制独特(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3、生物利用度较高,体内分布广,通透性较好 4、临床应用广泛 5、不良反应较小;第2节 磺胺类药;;临床评价 第一个用于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抑菌剂,耐药菌株增多,不良反应较多 对流脑、鼠疫等感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可人工合成,不耗粮食,价廉,性质稳定,使用方便 ——二线用药; 【抗菌作用】;抗菌机制:干扰叶酸代谢;二氢蝶啶 + L-谷氨酸 + PABA;1.人体细胞叶酸代谢不受影响; 2.需大剂量、足疗程使用药物(首剂加倍); 3.及时清除坏死组织; 4.忌与普鲁卡因配伍使用。;【耐药性】易耐药,永久性、不可逆。;分类及临床特点;【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多;过敏反应:药疹和皮疹多见,局部用药或服用长效制剂易发生。 核黄疸症 表现:新生儿致死性脑核黄疸症 机制: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游离胆红素增多,进入脑中胆红素增多 预防: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肝损害 表现:黄疸,肝功能减退;急性肝坏死 机制:经肝脏代谢,肝中药物浓度高 预防:肝功能不全者禁用;消化系统 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防治:症状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神经系统 表现:失眠、头痛、眩晕、周围神经炎等 防治:轻微,不需停药。但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吸收少 ;3.外用磺胺药 磺胺米隆(SML) 磺胺嘧啶银(SD-Ag) 磺胺醋酰(SA) ;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