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叶氏宗祠申报登记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氏宗祠申报登记表

附件二: 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文物名称 叶氏宗祠 . 所在地址 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叶祠社区 . 申报单位 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 (公章)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专家意见 (市文物局专家填写) 市(县、区)政府推荐文件原件 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件复印件 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件复印件 名 称 叶氏宗祠 时 代 清末(140年) 类 别 所有权 使用人 叶氏家族 所在地 大桥办事处叶祠社区 海拔高度 经 度 纬 度 保护级别 管理机构 简 介 (限400字以内) 叶氏宗祠始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前后三进,建筑面积700多平方,青砖小瓦,大木结构,典型的徽派古建筑。 解放前,祠堂作为叶氏族人祭拜先祖、议论族事的场所。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接收,先后有广圩区政府、白泽湖人民公社、供销社、粮食仓库、学校、卫生院、信用社、叶祠大队等单位在此办公或经营。上世纪九十年代叶祠大队搬出后,便成空祠一座,无人使用。 在国家、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下,叶氏族人经过过年的努力争取,2013年5月,市文物局批复了修缮报告。叶氏族人自筹资金于2014年5月动工修缮。现主体工程已修缮结束,周边围墙正在施工中。 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 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 文物名称 文物类别 保存现状 叶氏宗祠 已修缮 自然与人文环境 叶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年,是时任陕西巡抚叶伯英独资建造。位于叶祠社区的中心地带,在风景秀丽的长江北岸,东邻白泽湖畔,北依大龙山脉,西毗寒塘泊湿地,是一块风水宝地。 叶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已故中科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先生,他是叶伯英之曾孙,毕生致力于气象学,是大气物理世界的奠基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九十多高龄,还关心挂念家乡祠堂的保护工作。他的兄长叶笃庄先生是农业科学家和翻译家,他翻译了“物种起源”等上千种农业书籍,为我国农业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东扩。原乡村田野中的古老祠堂已被商业住宅楼团团包围。高楼林立的生活区中,古祠堂显得那么低矮和孤独。但修缮后的“叶氏宗祠”还保留着青砖、黑瓦、马头墙的原貌,展现着古徽派建筑的风格,在大都市的城中显露着它古老、朴华的历史韵味。 文物历史沿革及本体状况 叶氏宗祠建造于清光绪年间,解放前一直是叶氏家族使用,并有专人看护,内部构造及设置基本没有大的改动。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接收使用后,内部设置有了很大的变动。后寝有当时的供销社作经营农资、百货之用,前两进有多个单位在此办公居住。原来的板墙以砖石代之,外墙打门安窗。在破四旧、立四新中对有些雕刻进行了拆除和破坏。 为了保留历史文化遗产,保住安庆城区唯一的家族式古祠堂,2009年秋,叶氏族人成立“宗祠修缮筹备组”,并向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递交了修缮报告。同时聘请了徽州古建筑设计院来祠堂实地测绘、丈量,设计了一套修缮方案图。2014年有徽州古建筑施工单位来宜施工。 祠堂大门两侧按原样恢复一对抱鼓石,前厅及厢房都采用木板及木质屏风与天井相隔,中厅与后寝用木板隔成板墙。这样,前、中两进形成一个整体回形展厅,后寝摆放着叶氏族先人的神位及历代名人画像,以供族人祭祀祖先。中厅、后寝的西边墙开通了原有的两道侧门,以便人们通往附房及卫生间。修缮后的宗祠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和原样。现在,一座面貌一新的古祠堂展示给市人观赏。 价值评估(300字以内) 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及相关研究情况 “四有”工作情况 有专人看护; 祠堂内有12支消防箱,祠堂外已安装消防栓。 下一阶段保护、管理、使用计划 图纸册页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