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定稿-(分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教案-定稿-(分层)

1、《春》 主备人:张春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思路。 2、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进而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进而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 讨论 点拨 学习方法:自学 讨论 教学设想: 《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是满贮诗意的名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无限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赏析本文,要学习作者如何把景物写得生动有情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恰当的用词、各种修辞方法、各种感官的调动等。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写在自己的口袋本上,准备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要求:A层——至少8句;B层——至少3句) 了解作者朱自清。(写在便利贴上贴书上)(A层完成) 2、朗读课文3遍,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二、激趣导入: 1、春,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呢?用一两个词谈谈春天给你的感受。 (引领学生一起回忆咏春的有关诗句和成语。)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大地吐绿,给人希望。 孟浩然《春晓》、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孟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结:古诗词中描绘春天的诗词将春天的鸟、雨、山、水、树等景物刻画得明丽清新。诵读这些诗词,能唤起我们对春天许多的美好回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 2、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 入选中学课本的著名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匆匆》《威尼斯》。 三、思考探究。 1.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语调,体会作者感情,说说听后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春”展开描写,可分为三个部分,标出起始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部分内容。可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分别加以概括: ( 盼 )春——( 绘 )春——( 赞 )春 3、朗读第一部分,你读到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情? 明确:盼春(1—2) 急切、冬去春来的喜悦。 A层——初步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 示例:积累拓展四1. “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近了”准确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盼”字。“着”、“了”两个词尾给人以亲切、柔和的感觉,“了”字充满了喜悦。 4、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绘?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分别概括出来。 明确:绘春(3—7) 宏观勾勒 一切 山 水 太阳 春草图 春花图 微观描绘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人(由景及人) 5、作者赞春时用了3个比喻,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什么特点? 明确:赞春(8—10) 刚落地的娃娃——“新”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 蓬勃的生命力 健壮青年——“充满活力” 三个比喻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明确: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过程。同时,照应上文。“刚”“花枝招展”“健壮”。 6、A层——发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