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入诗亦多情——试论古诗词中的友谊.doc

“流水”入诗亦多情——试论古诗词中的友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水”入诗亦多情——试论古诗词中的友谊

“流水”入诗亦多情 ——试论古诗词中的友谊 【摘要】古诗词中歌颂友谊、抒发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的诗词很多,诗人常将对友人之情寄寓在流水中,象征着绵绵不断的友情,寄托诗人的情感。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苏轼为例,分析二者诗歌中以“流水”意象来抒发友情的诗词。并试图对“流水”入诗的原因作一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流水;诗词;友谊 前言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绚丽的瑰宝,其中蕴含着诗人丰富而真挚的感情。“流水”意象之所以在诗歌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是与中华民族的水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孔子的“智者乐水”,老子的“上善若水”等,这些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随着人们对水的理解和感悟,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其中,这样便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正像离人远去的背影,同时它的无边无际、澄澈清明又像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牵挂。在旅途中孤身天涯的游子,看到随处可见的流水时,内心深处对亲人、友人的思念愈加浓烈。这种思念像水一样温柔深婉、缠绵不绝。加之,作为主要交通途径的水路不可能离开水,如此种种,水意象便成为离别羁旅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李白诗歌中的“流水” “流水”是李白抒发友谊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水的最表层的内涵是作为单纯的地理概念而存在的。古人远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水路,二是陆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所以所走水路,因此常在水边送行,而写于送别之时的关于友谊的古诗词中不免以“流水”入诗。如《送友人》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 在这首诗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是描写“流水”的句子,它只是单纯地交代送别的地理位置,“此地一为别”中“此地”二字很明显地说明了诗歌首联是送别地点的环境描写。 但在以“流水”交代地点的诗句中,绝大多数“流水”在其中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因为抒发友情的诗歌是典型的抒情诗,在很多时候,景都为情而生。 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 碧云敛海色,流水折江心。 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 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 ——《送鞠十少府》 在这首诗中,“碧云敛海色,流水折江心”是集中描写“流水”的句子。这句诗有两个关键性的字,即“敛”和“折”,正是这两个字奠定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与其说“碧云敛海色”,不如说碧云让诗人的心情有所收敛;与其说“流水折江心”,不如说流水送友人远行,伤了诗人的心。在李白抒发友谊的诗词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送别》)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江夏送张丞》)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送殷淑三首》之二) “流水”在李白的诗歌中的第二种情感内涵是借水抒发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在将行之时,汪伦赶来踏歌相送。看着这深湛的桃花潭水,不禁触动了诗人的情思。他难忘桃花潭的美景,更难忘朋友汪伦的一片深情厚谊。这种情谊自然地与眼前深深的桃花潭水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这一千古名句。这首诗用桃花潭水的深来喻指李白对友人送别的感激之深、二人友情之深。 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金陵酒肆留别》也是这一情感内涵的典型代表: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在杨花满天的江南,诗人即将离开金陵。吴地的当垆姑娘劝尝美酒,好客的金陵子弟相送,彼此热情对饮,将千言万语、离情别意都融入酒中。见此情此景,诗人将满怀的殷殷别意与滔滔江水相比:“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在反问句中答案不言而喻,东流之水绵延不觉,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诗末的对比和反问使全诗更显得含蓄委婉、富有情致,给人以不尽之思。 此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以“流水”抒发友情的千古名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眼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和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出蜀不久,正当年轻快意之时。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此时已经诗名满天下。李白对他非常敬慕。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由此可知二人的交往,多是把酒临风的潇洒和谈诗论文的快意。即使别离,也充满了诗情画意。一二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行人的去向,毫不费力地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景色绮丽的送别画面。三四句紧扣“江水”,写江边送行。看似写景,实则写出了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感觉。故人之舟已行,送行者伫立江岸,久久凝望:“孤帆——远影——碧空——尽”,由近及远,从有到无,直望到孤帆远影消失在尽头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