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纵成商品依旧是万里藏地的重要“名片”
纵成商品依旧是万里藏地的重要“名片” 有晋美多吉才有了藏香 要讲藏香,先得讲到敏珠林寺,讲到它的创始人仁增 上海朋友很识货:藏香的确是敏珠林寺的特产。通过翻看大量的文字,我对敏珠林寺的藏香有了基本的了解。 山南敏珠林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六大寺之一,由鲁梅10世纪末。公元1676年,五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宁玛派大师仁增 藏语“宁玛”意为“古旧”。宁玛派所传的密法是吐蕃时期的译传,通称“旧译密咒派”,主要有经典和伏藏两大传承系统。经典是指对藏传佛教前弘期密法的译传;伏藏是指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经典,到后弘期发掘出来弘传于世。伏藏又分“南藏”和“北藏”。宁玛派特别注重伏藏。不到400年历史的敏珠林寺就是因为弘扬“南藏”而成为南传宁玛派祖寺。除了梵语、古藏文和历算,他们对藏医学也有很高的造诣。这一传统至今敏珠林寺的喇嘛依然在传承。 不知是否跟这个传统有关,传说晋美多吉本人发明了藏香。最初,藏香只是供神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精通藏医学的敏珠林寺喇嘛制造的藏香居然可以预防传染病!因此尽管价格不菲,仍开始受到平民百姓的青睐。2003年SARS流行,更让敏珠林寺藏香声名远扬,风行一时,供不应求。 听寺庙的当却单增说,敏珠林寺藏香的配方很复杂,有34种之多,而且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只有30种,还有四种配方要靠师承之间的口传心授。虽然当初晋美多吉并没有规定配方只传本寺僧人,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敏珠林寺有了配方秘不外传的传统,就是在寺庙中也只在少数人间传授。所以,目前能够掌握配方的只剩下当却单增和另一个喇嘛江白了。 藏香加工点就设在寺中略显破败的南杰颇章内。配方虽然复杂,加工程序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从原料加工、成型、整理晾干和包装几个环节。由于除挤压成型外其他都是手工操作,因此产量和成品率较低,同时需要三个工人在外间负责研磨原料,一个工人在内间负责操作成型的机器,七八个工人负责摊晾。 我查过资料,敏珠林寺的活佛因为是世袭制,可以结婚。活佛去世后由长子继承。长子以下则都不能结婚:次子成人后负责教授僧人经文戒律,其他的男人做普通僧人,女子做尼姑。历史上没有出现敏珠林寺活佛没有孩子的事情。所以从晋美多吉传世开始,敏珠林寺的活佛已经传承12代了。 当然,同时传承下来的,还有敏珠林寺的藏香。 千年冀纸的前世今生 比起藏香,藏纸的历史更要悠久,得来也更加不易。 《中华造纸2000年》记载:吐蕃生产的蕃纸坚韧厚实,耐拉抗蛀,于纸中独树一帜。“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宗教圣地收藏的经书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完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典籍所用纸张都是西藏独有的藏纸。” 次旺仁钦处长告诉我:“这种纸耗劳力、产量低,已经绝迹几十年了。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拉萨和尼木县一些有造纸经验的人重操旧业,小批量生产这种纸,满足一些特殊需求。”于是,在拉萨市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我找到了藏纸世家第三代传人次仁多布吉。 当时他正在村头藏纸制作现场折叠刚刚晒干的藏纸。做好的藏纸半米见方,色呈米黄,有光泽,稍厚,翻动时发出脆响,用双手向外扯感觉柔韧。应我们的要求,50多岁的次仁多布吉演示了藏纸制作的全过程:只见他先挽起袖口,然后把一面用木条绷紧的纱布框伸入纸浆池中,快速地抖动几下,拿起来时,一层薄薄的纸浆便均匀地覆盖在纱布上。“把它揭下来,晒干,就成了一张藏纸。”次仁多布吉说。 他演示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我们都知道,藏纸的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沧桑的往事。 当年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公主,给大唐皇帝写了一封信,用的是“靛蓝纸”,一种把数张普通纸用糨糊黏合后涂上名叫“汀”的蓝色矿物颜料、然后打磨而成的特殊高级书写纸。按次旺仁钦的说法:“松赞干布使用的靛蓝纸不可能是吐蕃自己生产的。如果吐蕃已经掌握了造纸术,就没有必要到唐王朝请求派造纸、造墨工匠。”我查找《汉藏史集》中的文献后也证实了次旺仁钦的判断: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应吐蕃“请蚕及造酒……纸、墨之匠”。 匠人有了,却没有原料。吐蕃习惯使用竹笔写字,对纸张的要求与内地不同,况且内地产纸原料如稻谷等吐蕃均没有,需要在本地重新寻找。无数次试验后,已是九年过去,汉藏工匠终于找到了替代品一一狼毒草。 狼毒草藏语叫“日加”,匠人多从山上挖回毒草根,趁新鲜剥去褐色的外皮,把内根放石臼内捣烂,然后放入锅煮,一般半天即可。我发现很多制造藏纸的人的脸都会红肿、手也会蜕皮,原来都是因为狼毒草这种原料:煮原料时飘出来的毒气会把脸熏红肿,手也因为要接触原料而蜕皮。然而,也正因为这种纸有毒,才不怕虫蛀鼠咬,藏纸写就的文卷才能存遗千年。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在现代造纸工业冲击下,一直维持手工生产传统的藏纸业迅速萎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