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52345布点-制备-处理-污染物监测PPT.ppt

HB-52345布点-制备-处理-污染物监测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B-52345布点-制备-处理-污染物监测PPT

第四章 土壤质量监测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P 19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和制订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样,包括: 明确监测目的、 确定监测对象、 布设监测网点、 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及频率、 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 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等。 ;一、监测目的 P 191;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目的是确定污染物的来源、性质、污染范围和程度,为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掌握土地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的含量,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防止土壤污染。 4、土壤背景值调查 了解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水平,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二、资料的收集 P192;1、地区自然条件: 如母质、地形、气候、植被等; 2、地区农业生???情况: 土地利用、工矿企业分布及交通污染源分布、作物生长与产量、水利及肥料农药使用情况; 3、地区土壤性状: 4、地区污染历史及现状。;三、监测项目及特点;2、我国土壤常规监测项目 (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必测项目有重金属 类(Cd、Hg、As、Cu、Pb、Cr、Zn、Ni)、农药类 (六六六、滴滴涕)和pH值共11个项目。 (2)我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 分为三类,即: 规定必测项目:重金属类、农药类和pH值共11个(《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 选择必测项目:根据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 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 毒性较强的污染物。 选择项目:指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但可 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和农业 生态环境指标。 ; 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包括: 铁、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总磷、有效磷、水分、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苯并(α)芘、三氯乙醛、油类、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 ;3、土壤监测的特点 (1)土壤中污染组分的测定,属痕量分析,不是简单易行的技术。 土壤是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分析难度不会比海水低。 (2)土壤污染物分布较不均匀,较难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土壤是固、气、液三相组成的分散体系,呈不均一状态,污染物进入土壤后迁移、混合速度较慢,分布不均匀。因而,较难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土壤监测中采样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四、采集点的布设 P 192;(二)布点的前期准备 P 192 ①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② 合理划分采样单元。 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时,涉及的范围较广,加之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条件比较复杂。 采样单元划分要参考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商品生产基地、保护区类型、行政区划等要素的差异,使得同一单元内的差别应尽可能地小,不同单元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地大。 土壤环境监测采样单元按土壤主要接纳污染物途径可划分为: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等六种。;③ 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P192 土壤采样点的数目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 每个采样单元应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不能少于3个)可按下式估算: n——每个采样单元的最少采样点数; 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程度,10%~30%); 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t值为1.96; d ——允许偏差,当规定抽样精度不低于80%,d值取0.2。;(二)布点的原则 P193 土壤采样点的设置是土壤监测中的首要环节,在确定采样单元、采样点的数量后,为使布设的采样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在确定的采样单元中布点,一般要求随机均匀布设,以能代表整个监测区域为原则。 (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并根据人力、物力条件,优先在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布点。 (3)不在田边、沟边、路边、堆肥边及水土流失严重和表层土被破坏处布点。 (4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