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孔子1PPT
B、荀子: ①主张自然运行有规律,要“制天命而用之” 2、战国——发展: A、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 ① “仁政”,“民贵君轻” ; ②“政在得民”,宽刑薄税,反对苛政; ②最早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 (3)秦朝 ----崇法排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 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4)西汉 ------儒学的改造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为核心,为汉武帝所采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5)两宋时期 ——“理学”成为主要的哲学思想 “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故要“存天理,灭人欲”。 宋代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代表人物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历史影响 现代人想起孔子总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不苟言笑,呆板而乏味,甚至有人斥之为虚伪。其实孔子同时代的人就已经误读孔子了,到了宋儒笔下更是如此。那么,真正的孔子是什么样的呢? 说说你印象中的孔子是啥样的?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通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此章句的本意应该是:女子亲附、跟随(或可引申为“嫁给”)小人是很难活得快乐的。一定会被虐待。 体现了孔子对女子遇人不淑命运的同情,提醒女子以及女方家庭找丈夫要以德为重,择君子而妻之。表现了孔子对妇女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孔子对小人的鄙视,指明了在全社会弘扬儒学以敦德化的重要性。孔子的理想就是天下人都作君子,不作小人。 孔子是尊重妇女同情妇女的。 孔子对母亲孝顺为人公认;说孔子歧视妇女,那是很荒唐的! 孔子在待人接物从来就是把真诚放在第一,反对虚伪。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论语·公冶长》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学而》 教学方法独特:不但教学生读书,还搞素质教育,驾车射箭,音乐体育他全都教,还经常组织BBS,请弟子们灌水;闲暇的时候他还带着学生去郊游,又是吹风又是游泳! 真实的孔子是勤奋刻苦、好学自立; 博学多才,尊长爱幼,幽默风趣, 鲜活、真实而又亲切的老头儿。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 一位美国学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 一.孔子其人 1、在鲁从政 ①管理内政;②外交胜利; ③改革碰壁;④失意去鲁 2、周游列国 55岁起孔子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他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但终未被采纳。 3、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68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岁。其言论由弟子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述职报告: 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专心研究学问 事业有所成就 不为所做的事情而迷惑, 懂得了天命,正确看待自己; 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 孔子正直、乐观、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1、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2、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二、开创儒家思想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实现国家安宁社会有序 3、主要内容: 克己复礼: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于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