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蚂蚁酯酶同工酶分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种蚂蚁酯酶同工酶分析

四种蚂蚁酯酶同工酶分析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膜翅目蚁科4种蚂蚁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经比较分析发现4种蚂蚁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带清晰、稳定性好、差异显著,显示出各自的特征酶带,可以用它作为遗传标志反映种群基因结构的变化和种内、种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蚁科;同工酶;酯酶同工酶   中图分类号:Q969.5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5-0980-04      Analysis of the Esterase Isozyme in Four Species of Ants      LI Shu-ping,WU Yan-li,WANG Yu-ling,YANG Yong-xian         Abstract: The esterase isozymes of four species of ants were studied by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ymograms of esterase isozymes in four species ants were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zymograms were very clear and stable. It indicated that they could be as a genetic marker to identify the variation of genomic structure in species and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Key wor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ts; isozyme; esterase isozyme      自从Hunter和Markert创立了同工酶酶谱技术以来,同工酶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酶谱的变化已作为鉴定物种、研究分类与进化、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指标。同工酶电泳技术具有客观、恒定、精确的优点[1]。酯酶同工酶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酶类,酯酶是具有多态性的一组同工酶,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水解酶类,是由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或共显性等位基因译制的,是直接的基因产物,在种属鉴定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证明,酯酶同工酶谱带丰富清晰,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明显,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物种[2]。   同工酶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昆虫纲多个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中。并已证明对同工酶酶谱资料的分析在鉴定种类、确定亲缘关系、区分近缘种、姐妹以及解决类群的分类地位争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3]。但目前把同工酶电泳技术应用于膜翅目蚁科进行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徐畅等[4]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工酶电泳技术进行蚁科种类的分类研究是可行的;李绍文等[5]研究表明蚁科总科昆虫同其他总科昆虫的酯酶同工酶基因差异显著;Heinz等[6]的研究发现细胸蚁属类群的酯酶同工酶种间表现出一些差异;张家萍[7]研究了切叶蚁亚科与蚁亚科6属8种昆虫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并进行了聚类分析。本文对切叶蚁亚科和伪切叶蚁亚科的2属4种蚂蚁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对膜翅目蚁科物种的分类进行试验探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的种类及来源   所用蚂蚁材料为2007年5月采自河南商丘市郊区。供试材料种类、地点见表1。   1.2仪器   DYC―24B型垂直电泳槽;DYY―5型稳压稳流电泳仪;GL―20G―II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500 μL欧林巴斯数码相机;FA2004电子天平;微量进样器20 μL、100 μL和1 000 μL。   1.3试验药品及试剂配制   A液:丙烯酰胺Acr30 g,双丙烯酰胺Bis0.2g,加水至100 mL;B液:丙烯酰胺Acr30 g,双丙烯酰胺Bis 0.8 g,加水至100 mL;C液:1 mol/L盐酸48mL,Tris 33.6 g,TEMED 230 μL,加水定容到100mL,pH值为8.9;D液:1 mol/L盐酸48 mL,Tris5.98g,TEMED 460 μL,加水定容到100 mL,pH值为6.8;E液:过硫酸铵5g加水至50 mL;电极缓冲液:Tris 6 g,Gly 28.8 g加水至1 000 mL;溴酚蓝指示剂:甘油0.8 mL,pH值为6.8的D液1 mL,5%的溴酚蓝2滴;研磨液:0.1 mol/L盐酸89.4 mL,Tris 1.211 4 g,加水至200 mL,pH值为7.2;染液[8]:取醋酸-1-奈酯、醋酸-2-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