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北魏俸禄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探北魏俸禄制

再探北魏俸禄制   摘 要:封建王朝建立国家机器后,有一批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官员,根据这些官员的品级按照一定的标准领取俸禄,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大特色。北魏早期百官无俸,不定期的班赏制具有局限性,随着北魏统一北方,不断汉化,到了孝文帝时期,建立了俸禄制。北魏俸禄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性的实行了“以品定俸”和“季禄制”被后代所继承,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关键词:北魏;俸禄;孝文帝;封爵   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5-0140-02   北魏建立伊始,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制,还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畜牧经济、射猎经济所占比重大,而此时期官员的收入是依靠掠夺模式下的战利品再分配,即不定期的班赏制度,获利的人群主要是拓跋诸部的宗室、勋贵,依附的部落豪酋以及汉地的宗主。他们随军出征获得大量的赏赐,遂成豪富,而其他官员则逐渐贫困。班赏制度的实行源于拓跋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但其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北魏统一北方,战事的结束使得依靠掠夺的班赏制度很难再进行下去。随着北魏汉化的加深,制度开始逐渐向中原王朝靠近,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俸禄制的班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孝文帝时,累数代之功,“稽参古式,宪章旧典”,在太和八年班行了俸禄制,这项制度不仅为北齐继承且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影响深远。   一、北魏俸禄雏形   太和俸禄制班行前,俸禄已经初建形态。在孝文帝班禄诏颁行前,军队和地方都实行了部分俸禄制。在军队中据《魏书》卷五十八《杨椿传》载:   “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才千余,然主帅如故,费禄不少。椿表罢四军,减其帅百八十四人。”   杨椿上书奏请之事发生在世宗朝,俸禄军府主帅食禄是起自道武帝拓跋■平后燕之后,全国班行俸禄制是在太和八年,距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在《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记载:“太安三年五月,以诸部护军各为太守。”太安是文成帝的年号,在文成帝时期,部分胡族统治区取消了军事管理,改为一般的地方行政。在军府主帅中早已有俸禄制,那么护军应该也是有俸禄的,护军转为地方太守,将这一制度又带到了地方。笔者认为是有可能的。司徒陆丽上书文成帝称高允家贫,“妻子不立”,文成帝遂敕封高允长子“忱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长乐属于冀州,在十六国先后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和后燕,道武帝在后燕故地置八军,文成帝时期又有以护军转太守,文成帝让高允子任长乐太守应该是因为当时该地方职务是有俸禄的。献文帝时期曾经“诏诸监临之官,所监治受羊一口、酒一解者。”张白泽上书谏曰:“稽同前典,班禄酬廉。”提出了在北魏官僚系统中实行俸禄制度。《资治通鉴》记载张白泽上书事发生于皇兴四年。此项谏言被显祖纳之,但是此后没有更多的史料证明在献文帝朝就在整个官僚系统中建立了俸禄制。笔者认为应是没有执行或者只是仅仅在地方草创并没有制度化,否则也就不会有在太和八年颁布的班禄诏了。据《魏书》卷七《高祖纪》孝文帝延兴三年二月甲戌:“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 “禄”和“两千石”可以看出在延兴三年地方上已经有了俸禄。应该就是军府“食禄”的延伸。不管怎样,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 班行俸禄制之前就已出现了官“禄”的记载。俸禄制便是在总结之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定型和成熟化的产物。   二、俸禄制的实行   太和八年六月丁卯,孝文帝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   同年九月戊戌,诏曰:“俸制已立,宜时班行,其以十月为首,每季一请。”于是内外百官,受禄有差。   1.季禄制。“每季一请”说明北魏的俸禄制度是按季度发放的。“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四时即指四季,官员俸禄的领取以每年十月为开端,每个季度可以领取一次。这就是北魏首创的季?制,同秦汉以来形成的“月食”取俸的制度不同,并为后来的北齐以及隋代所继承。   2.以品定俸。《魏书》卷七《高祖纪》:“于是内外百官,受禄有差。”说明官员所领取的俸禄是不等的,同书《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中记载:“太和八年,始准古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明确表示了俸禄是按照官员“品第”的不同来发放的。“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亦一代之别制也。”北魏首创的品级制度,根据官品的差别制定俸禄的等级,抛弃秦汉以来以秩石定俸的制度,并且直到明、清还被竞相沿用。   3.职俸。“今百官请俸,人乐长阔,并欲厚重,无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