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分蘖成穗规律 主茎及冬前低位蘖易成穗 单株成穗数 成穗蘖 2 0,I 3 0,I,II 4 0,I,II,III(0,I,II,IP) 5 0,I,II,III,IP 生产上一般在拔节期的分蘖有6片叶或以上(包括冬前叶)能成穗,4片叶以下的蘖一般不能成穗。 (五)影响分蘖力的因素和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影响因素 (1)品种特性 冬性高,春性差 (2)温度 最适13-18℃,2-4℃生长快,高于18℃受到抑制,因此播得过早分蘖数反而减少。 (3)土壤水分 最适70-80%。 (4)播深 最适3-5cm,过浅、过深均不利于分蘖发生。 (5)肥料 分蘖的发育需要大量的可溶性N和磷酸,因此苗期施N肥,或氮磷配合作种肥,可促进分蘖。 (6)密度 密度越小,分蘖越多,在相同密度下,窄行条播多于宽行条播,更多于穴播。 2.提高成穗率的途径 达到足够穗数的途径:a.增加基本苗(低产田),主茎多,光照差;b.提高分蘖成穗率,光照较好。? ?(1)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和改变种植方式。 (2)提高地力。 (3)采取镇压、深耕、断根等法、合理肥水管理。 3.钾 是三要素之一。 ①作用 促进CH2O的形成与转化,使叶片中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促进维管束发育,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 ②与小麦生产的关系 我省部分地块缺K,中低田一般不缺K,高产田要补充K肥。 ③缺K症状 生长延迟茎秆矮、易倒伏,叶片尖端发生褐斑,逐渐向下蔓延,下部叶片早期干枯,根系生长不良,抽穗和成熟提早,落黄差,穗小,粒轻,品质劣。 4.微量元素 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调节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都不能缺乏。缺铁时则发生失绿现象,脉纹中间的叶肉组织呈黄色,而脉纹为绿色;缺Mg时,叶子起皱或卷起,生育期推迟;缺Ca时,根系发育停止;缺Mn时叶面有不规则的灰色、浅黄色、或浅褐色的斑点;缺Zn、Cu、Mo时植株都表现矮小,白化或死亡,缺B还导致雄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不能结实。 (二)小麦的需肥量及施肥量 1.小麦的需肥量 随自然条件、产量水平、品种、栽培技术而变。 ①一般规律:每生产100kg子粒,需纯N 3kg,P2O5 1~1.5kg,K2O 2~4kg,N:P:K=3:1:3,(N、P主要集中在子粒中,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K则主要集中于茎秆,占全株总量的70.6%)。 ②与品种和产量的关系 不同品种需肥量不同,如辐63对N的利用率高,省N肥,同一品种随着产量的提高,需肥量增加,而肥料利用率也提高。 ③与生产条件、栽培技术的关系 生产条件好,栽培技术高,对N、P、K肥的需要量降低,利用率提高,反之则低。 2.施肥量 ①计算方法 某元素的需要量=土壤当季供应量+农家肥当季供应量+化肥当季供应量 土壤当季供应量=土壤中某元素的速效养分含量(ppm)×0.15(表层20cm土重约150000kg)(公斤) 农家肥当季供应量=农家肥施用量×农家肥含某元素的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化肥当季供应量=化肥施用量×化肥含某元素的百分率×当季利用率 一般当季利用率 有机肥20~25%,N肥30~50%,P肥15~20%,钾肥50~70%。 为了满足小麦需肥、施肥量必须大于需肥量,一般N肥为需肥量的2倍,P肥2~4倍,K肥1.5倍。 ②实践经验 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亩产千斤小麦 N 15~25kg 0.5~1万kg(土杂肥) P2O5 7.5~10kg 40~50kg(硫铵) K2O 15~20kg 40~50kg(普钙) 在中低产条件下,每增加土杂肥1000kg,硫铵10kg,普钙8kg则可增产小麦100kg。 (三)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 小麦在返青以前吸收养分较少,到拔节期吸收养分急剧增加,开花以后又逐渐减少。 1.中产水平 ①拔节期是需肥的临界期;②拔节前N的吸收量相对较多,但这时P肥却很重要,不可缺少,因此要施足N、P底肥;③从拔节——孕穗 K的吸收量急剧增加(因为此时正是茎生长旺期),从孕穗到开花P吸收量最多。 2.高产水平 ①拔节—孕穗需肥急剧增加 ②对N的吸收有两个高峰 i 从分蘖到越冬 ii 拔节—孕穗 ③对P、K的吸收,拔节后大为增加,孕穗—成熟吸收最多。 3.小结 (1)出苗到起身:需肥较少,为了使幼苗早分蘖,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英语四级4500词汇魔鬼背诵.doc VIP
- DB23T 1359-2019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pdf VIP
- DB23T 1203-2020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DB23 3761-2024 建设工程对水文监测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螺旋椎体挤土桩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pdf VIP
- 日本东荣株式会社 HM-410 参数.docx VIP
- 论某高速公路路基水文地质病害工程治理方案.pdf VIP
- 论某新建住宅小区地库方案设计.pdf VIP
- 论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和索赔工作.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