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02版教材.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S16949-02版教材

1 范围 1.1总则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必须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本技术规范与ISO9001:2000相结合,规定了质量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生产和维修零件的组织现场,在该现场生产顾客指定产品。 然而,对于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以及支持现场的分部门这类的“外部场所”,它们不能独立获得关于本标准的认证。 本技术规范也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必须链。 1.2必须用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2必须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是通用的,意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进行删减。 删减仅限于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若该组织不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可以不用考虑本技术规范有关7.3的内容,这也是本技术规范唯一的一项可以不用考虑的要素。 若负责制造过程设计,则需要考虑这一项。对于车辆装配厂,具体的要求由IATF加以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后须更正或修订的内容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标准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及IEC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0及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必须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取代ISO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3.1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0和下面列出的术语和定义,但当某些定义与ISO9000:2000不同时,采用本标准给出的定义。 3.1.1控制计划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系统进行的形成文件的描述,以对质量和工程要求有关的所有重要特性提供控制。(见附录A) 3.1.2设计责任组织 对于交付给顾客的产品,有权开发新的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 注:这一责任包括在顾客规定的适用范围内的设计性能的试验和验证。 3.1.3防错 使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设计和开发特性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3.1.4实验室 实验室是可包括化学、金相、尺寸、物理、电气、可靠性试验或试验确认的试验设施。 3.1.5实验室范围 包括如下内容的质量记录: ——供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的特定的试验、评价和校准; ——用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 ——进行上述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清单。 3.1.6制造 进行生产或装配产品原材料、产品、维修零件或总装件或热处理、喷漆、电镀或其他最终加工服务的过程。 3.1.7预见性维护 根据过程数据,针对通过预见可能的失效模式来避免维护性问题,以防止生产中断所进行的活动。 3.1.8超额运费 合同规定的交付费用以外发生的费用 3.1.9外部场所 对现场起支持作用,但不进行生产加工过程的场所. 3.1.10现场 进行增值生产过程的场所 注1:包括其他公司制造的零件分销商. 注2:不包括间接材料,产品的供方. 3.1.11特殊特性 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可能影响到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后续产品的加工。 4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必须依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必须: 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必须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必须按本标准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