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内的中国陶瓷菁华 德国是欧洲陶瓷的起源地,德国人的陶瓷收藏也十分丰富。在德国迈森瓷厂生产出陶瓷之前,欧洲人对于陶瓷已相当热衷,他们对于陶瓷的使用和收藏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笔者现就参观、走访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的情况,对其中国瓷器藏品作一初步介绍。 德国有两个法兰克福。一个在德国中部美因河畔(Frankfurt amMain),一个在德国与波兰交界的奥德河畔(Frankfurt AM)。其中,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德国的“曼哈顿”,自794年作为查理大帝的行宫首次载入史册后,就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台和通往欧洲的门户,欧洲央行也设立于此。美因河沿岸的斯考麦凯路(Schaumainkai)又称作博物馆街(Museumsufer),这里荟萃了包括施塔德尔艺术馆和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在内的7家美术馆和博物馆,其中的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更拥有陈设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品的专馆。 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品专馆在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中,较之其他专馆占有更大的场地。里面的绘画作品不多,但是青铜、玻璃,尤其是中国的古代陶瓷器数量相当大,而且年代完整,种类丰富。中国古代瓷器对于欧洲陶瓷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陶瓷的外销,历史久远,最早始于唐代,五彩斑斓的唐三彩顺着“丝绸之路”远销中西亚。而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的热销,主要是在明清两朝,当时的欧洲王公贵族们,以拥有精美的中国瓷器而为荣。在德国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外销瓷主要集中收藏于德累斯顿茨温格宫。20世纪初期,德国曾派专人赴中国搜集古代艺术精品,例如在1907年柏林东亚艺术馆成立初期,德国皇帝就命令该馆首任馆长库墨尔收集中国乃至日本的以陶瓷为主的各类文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样的活动并未因此停止,他们依然从中国获得了很多的瓷器精品。虽然在二战中这些艺术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柏林东亚艺术馆的藏品还是相对丰富的,这些藏品在战后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 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品馆内的陶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晚期的半山型锯齿纹彩陶罐,此外还有西汉时期的彩绘茧形陶壶。秦汉时代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器皿的使用最为广泛,但有时为模仿木质、漆器,运用了特殊的陶器装饰手法,即涂色与彩绘。这一时期的一般彩绘陶器主要是作为随葬品,大多纹样繁缛。该馆的这个彩绘茧形壶更是精品。壶身底色为褐色,以红、赭色绘竖纹于壶身正中央及两侧作分隔。红色线条区域内以白色细线画几何山形条纹,并对称绘两条青龙游于白色流云间,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有力,画面抽象,富于艺术化设计效果以及浪漫主义色彩。 元朝的青花瓷外销很多,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烧制。元朝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期,这一时期,生产出口的青花瓷器一部分以大盘为主,出口至中亚阿拉伯地区,青花色料明艳;另一部分则以小型的壶等为主,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色料偏暗,多为景德镇湖田等民窑所造。该馆有一把小件元青花执壶,器形完整,胎色较白,壶身以两道双箍和一道单箍将画面分层,具有典型的元青花特点。其主体纹饰为菊花,花瓣及花茎用单线白描手法绘制,用笔流畅自然。茎上叶子顺壶身走势,一笔点画,粗细不一,错落有致,浓艳处可见似铁锈斑沉积。壶颈部有流线回纹,用笔随意。主体纹饰下部则为双钩尖头莲瓣纹,莲瓣独立不交叉,莲瓣内部加绘花纹,画法抽象,笔锋豪放。此壶具有元青花瓷典型特点,应是这类瓷器中的精品,也是该馆展出的唯一元青花展品。 外国陶瓷生产注重人物雕塑,该博物馆的欧洲瓷器展馆中,展品大多为人物雕塑。中国古代的青花器制作注重的则是碗盘瓶等器皿,雕塑类除了佛像外,人物造型的并不多。而该馆展出的这件青花人物雕塑却非常精致,是16世纪中期(明嘉靖时期)的中国青花雕塑,表现一位文官形象(可惜手部受损)。《中国服饰史》载,明代文官官服自领至裔(衣服的边沿)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袖口九寸。而该文官的着装比例恰与此描述十分符合。官服为圆领衫,领部有一圈如意纹,中间为补子。明代文官补服图案皆用双禽,回首相应,较之清代的单只鸟兽更显丰富。该瓷器上补子中绘有二只锦鸡,表明该文官的官位高居二品。锦鸡周围有“十”字云纹,补子之下则绘有“丁”字形云纹。整座雕塑,上至官帽、下至鞋面,或补子中的系绳,无不绘制精巧,对研究我国古代服饰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一件青花瓷为一具清代青花瓷枕。明清两代虽然继续烧造瓷枕,但随着绣花枕头等更为舒适的枕头的出现,瓷枕的生产规模不如以前,技法上重在传承,而生产数量和流行范围都有所缩减,所以国内很多博物馆展示的瓷枕多集中于唐、宋、元几朝。该馆展出的这个清代娃娃枕胎质洁白,釉色莹亮,显得瓷娃娃皮肤白皙。瓷枕上的图案装饰以青花裹肚为主,用色手法多样,勾、点、染、剔白,都有体现。裹肚绘莲花、桃花、竹子、蝴蝶等吉祥图案。尤其是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