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晚期音乐风格与精神境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多芬晚期音乐风格与精神境界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可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1802年之前是贝多芬的早期风格,此时的贝多芬虽已在维也纳显露才华,站稳脚跟,但创作内涵和风格尚显稚嫩。1802年至1803年问,贝多芬因患耳疾从而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精神危机,令后人钦佩不已的是,凭借艺术的力量,贝多芬战胜了自我,并由此步入创作的成熟期,即贝多芬的中期。自此至1812年的十年间,贝多芬创作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著名杰作。包括《“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等。中期的贝多芬,发散出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带有强烈现代感的个人意识,正是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遗产。贝多芬经由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通过声音的特别方式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自1812年之后,贝多芬的创作陷入了低潮,其作品风格与表达内涵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贝多芬的晚期风格最终在1817年至1818年间成型,并保持至去世。他最后十年的创作,标志着崭新的艺术境界。一个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怀有坚定自信并取得全面成功的音乐家,随着暮年来临,重新开启自省之路,通过透彻的再次思索和体察,终于修炼成为一个洞悉世界、并达至涅??的智慧哲人。      一、时代状况与生活境遇      1812年的贝多芬,在当时就已被公认是最伟大的在世作曲家。此时的贝多芬正处在顶峰,事业如日中天。但正因为他已经达到如此的高度,下一步的艺术方向反而成为问题,贝多芬不时感到困惑和不安。   当时,欧洲的政治局势与精神气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启蒙思想开始遭到怀疑乃至抵制。与这股怀疑理性主义的反启蒙思潮相对应,在音乐艺术中,浪漫主义的观念正在聚集力量,古典主义的理想则面临瓦解。贝多芬处在重要的风格转折十字路口,他的创作数量急剧下降,某些作品中还隐约透露出浪漫主义的情怀与走向,如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1816年)、以及《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1816年)。   就在贝多芬面临艺术风格转折的关口,他个人生活中的三个重大事件,对以后的贝多芬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心理影响,并促使他改变了艺术走向乃至人生态度。   第一个事件是写给“永恒爱人”的一封著名情书。1812年,贝多芬给一位神秘的女性写了一封口吻极为热烈真挚的情书,在信中称其为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爱人”。贝多芬权威学者梅纳德?所罗门证明这位女性是安东尼?布伦塔诺,她比贝多芬小十岁,出身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世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贝多芬最终未能如愿与她终成眷属,从此,贝多芬再没有与任何女性产生恋情。不难想象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尽管他非常渴望人间的美好爱情,但他却不可能得到正常的爱情生活。   第二个事件是贝多芬的耳疾越来越严重,到1818年,他终于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只能用“谈话簿”来保持与外界的交往。贝多芬的晚年由于完全失聪,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内心孤独和与世隔绝。一个有着丰富内心生活的音乐家,被迫以如此艰难的方式维持与外界的交往,这种生活状态必定影响到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取向。   第三个事件是争夺侄子卡尔的监护权。贝多芬的弟弟去世后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卡尔,由于对弟弟遗孀的品格和能力心存疑虑,贝多芬为争夺监护权与弟媳对簿公堂。这场官司对卷入其中的所有人都是精神折磨,更糟糕的是,由于贝多芬的管教过于严厉又拙于沟通,卡尔对这个令人生畏的伯父产生抵触和反感,最终在1826年开枪自杀(未遂)。此事对于晚年体弱多病的贝多芬不啻是极为沉重的精神打击,这也暴露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格缺陷,以及他与常人很难达成正常沟通的行为缺憾。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状况和生活境遇中,贝多芬走向了他的“晚期”。      二、音乐风格与精神境界      1818年,贝多芬艰难地完成了《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6,这是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宣言。这首作品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困难、最艰涩、最庞大、最深奥和最险峻的巨作。在音乐风格上,它不仅坚决回复到古典主义大型曲式的刚正严谨,而且在对音响材料的深刻挖掘和抽象提炼上,体现出某种义无反顾和一意孤行的极端性格。   作品106,贝多芬确定了今后的艺术方向,进入晚期创作的高峰。至1827年去世的十年间,他写出了最后的十多部杰作,包括晚期钢琴奏鸣曲四部(作品106、109、110、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作品120,《庄严弥撒曲》作品123,《第九交响曲》作品125,晚期弦乐四重奏五部(作品127、130、131、132、135),以及《大赋格》作品133,几乎每一部都是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其艺术质量之高妙和音乐创意之独特,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   从技术风格的层面看,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贝多芬对音乐语言的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