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制剂
PN的组成
肠外营养(PN)的一般组成包括:
糖 (5%GS、10%GS、50%GS)
脂肪(MCT、LCT、MCT/LCT、结构脂肪乳、W-3鱼油脂肪乳)
氨基酸(普通氨基酸、肝安、肾安)
电解质(10%NaCl、10%KCl、25%MgS04、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
微量元素、磷制剂、肝素钠、胰岛素、雷尼替丁制剂。
PN的组成
PN的组成
PN配置的总液体量
液体量:1500ml ~ 2000ml
成人每天需水量30~40ml/Kg/d,儿童每天需水量50~100ml/Kg/d。
视临床情况加以调整:
鼻胃管引液、腹泻、烧伤、创伤需增加液体量
肝病、肾病、心肺疾病、闭合性脑外伤需减少液体量
非蛋白热卡的供给
非蛋白质热卡由葡萄糖和脂肪提供,热卡量取决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 BEE×活动系数×应激系数),一般在1800~4000 kcal,每日推荐供能20~30Kcal/Kg/d,临床一般根据体重估算。
非蛋白质热卡中的脂肪与糖的占比,糖供能占PN的50%~70%;脂肪供能占PN的30~50%,一般比例为2:1。
肿瘤患者糖:脂肪供能少于1:1或倒置;高糖代谢增加脂肪供能,胰岛功能或肺功能受损者,应降低葡萄糖热卡比;血脂偏高者,应适当降低脂肪乳的热卡比;脂代谢失常、休克、急性胰腺炎患者要禁用脂肪。
葡萄糖:1g=4Kcal(千卡),脂肪:1g=9Kcal(千卡)。
关于葡萄糖
中心静脉:一般应小于23%,最好小于15%,PN稳定。
外周静脉:一般应小于10%,减少刺激。
关于脂肪乳
主要物质是脂肪酸,以各种碳链长度的甘油三脂的形式存在。
按碳链长度分类:
长链脂肪乳 C14~24
中链脂肪乳 C6~14
短链的 C2~4 (静脉使用有一定毒性而不用于肠外营养)
关于脂肪乳
关于脂肪乳—长链脂肪乳
长链脂肪乳(LCT)的优势:
1.有非常好的耐受性
2.包括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长链脂肪乳(LCT)的缺点:
1.需要肉毒碱的参与,代谢速度较慢
2.快速输注可产生高脂血症
3.大量长期输注可造成器官脂肪沉积
4.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5.含ω-6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生PGE2,抑制IL2 的分泌 ,导致免疫功能损害
关于脂肪乳—中链脂肪乳
中链脂肪乳(LCT)的优势:
1.分子量小,水解度大,半衰期短(17min),与白蛋白结合少,代谢﹑清除快而完全
2.直接进入线粒体,快速完全地氧化利用,不依赖肉毒碱转移酶
3.较长链脂肪乳更容易改善氮平衡
4.不在肝内合成脂肪(再脂化),不造成肝内脂肪沉积
5.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改善葡萄糖利用
6.代谢生成酮体,能被肠粘膜上皮和免疫细胞利用
7.不产生花生四烯酸,没有免疫抑制
中链脂肪乳(LCT)的缺点:
1.不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
2.可通过血恼屏障,有明显毒性
3.生酮作用远大于长链脂肪乳,不能用于酮中毒和酸中毒病人
关于脂肪乳—结构脂肪乳
结构脂肪乳:
等摩尔长链甘油三酯和中链甘油三酯进行水解和酯化反应后形成的混合物(化学型)
中/长链脂肪乳:
等摩尔长链甘油三酯和中链甘油三酯物理混合(物理型)
结构脂肪乳的优点:
避免了混合性脂肪乳代谢的互相干扰
更有效的水解氧化利用
无明显酮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血脂水平缓和
无明显免疫抑制
关于脂肪乳—ω-3 鱼油脂肪乳
包含ω-3 脂肪酸(DHA、EPA),可作为血浆与组织脂质的组成部分,DHA 为膜磷脂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EPA 是二十烷类(如前列腺素、血栓烷、白细胞介素及其他脂类介质)合成的前体物质,其介质类衍生物合成的增加,能促进抗凝和抗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在长链脂肪乳中:ω-6 脂肪酸和 ω-3 脂肪酸的比例为 7:1,其中 ω-6 脂肪酸主要用于提供能量,ω-3 脂肪酸抗炎性反应,调节免疫。
建议ω-3 鱼油脂肪乳:脂肪乳剂=15:85
关于蛋白质
蛋白质的需求量
正常基础代谢率:0.8g/(Kg.d) 轻度应激: 1~1.2g/(Kg.d)
中度应激: 1.2~1.5g/(Kg.d) 重度应激: 1.5~2.0g/(Kg.d)
非蛋白质热卡与氨基酸氮比例=150~200(Kcal):1g
感染病人应增加氮量,降低非蛋白热卡(100kcal:1g)
肾衰和氮质血症病人应减少氮量,提高非蛋白热卡(300~400kcal:1g)
1g氮=6.25g蛋白质
关于蛋白质
不同疾病状态应选用不同配方的氨基酸
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