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旺市迷途.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旺旺”旺市迷途

“旺旺”旺市迷途 ■ 鲁渝平 《商界》2005年第01期  浏览 人次   旺旺集团一向游离于传媒的视线之外。事前记者多方搜集旺旺的资料,结果一无所获。一个年销售额40亿元的大集团,内部网站上甚至没有自己的办公电话,而关于企业的新闻更是少之又少;关于旺旺的一切一切,都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而在网上,一篇关于旺旺遭遇营销困境的文章正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旺旺既无人站出来说话,也无人澄清,沉默得令人可怕。记者几经辗转,终于在上海市虹许路一条狭长的巷子里面找到了旺旺集团的总部。耐心地等待了十几分钟后,记者被获准进入那幢颇为神秘的大楼。广宣处一位倪姓女士礼节性地接待了记者。   对于旺旺遭遇营销瓶颈的疑问,倪女士巧妙地做了注解:“什么叫瓶颈?大到一个企业内部,小到一个家庭内部,是不是哪一天发生一点小摩擦也可以称作瓶颈?”在记者旁敲侧击中,倪女士也承认了旺旺处于调整时期,现在说什么都不合适。“至于结果如何,集团上下还是充满了信心,毕竟旺旺的业绩保持稳定,而且股价还在上涨……,’先前带给记者的内刊随即被收走,原因是企业内部资料,不得外传;而在这次采访中,旺旺内部几乎所有的人都回避关于企业的任何问题。   神秘的旺旺正以其一贯的低调姿态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其纭纭种种外人不得而知。留给人们咀嚼的,是一大堆旺旺如何走出渠道困境的疑问……      两招致胜      旺旺的历史颇有传奇色彩。1962年,当过渔工的蔡阿土先生创办了台湾宜兰食品工业公司。宜兰食品成立伊始,为日本代工水产鱼、农副产品罐头蜜饯等食品。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诸多公司转向更具有代工优势的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产品,在此大环境下,宜兰食品几乎停产。而后20岁出头的蔡衍明出任了公司总经理,父子俩齐齐上阵,注册了“旺仔”品牌,在外销受挫的情况下全力开拓台湾的内销市场。   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最终挽救了宜兰食品。蔡衍明选择了与有着40多年历史的日本岩家制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旺旺米果。有了技术优势和良好口感的旺旺米果很快在台湾打开销路,并势如破竹,在几年内垄断了台湾地区95%的市场。1986年,宜兰食品又引进了日本设备,开始生产旺仔小馒头食品,这一做法同样大获成功。随后不久,年迈的父亲蔡阿士功成身退,三十而立的蔡衍明成了宜兰食品的董事长。   经过在台湾多年的潜心耕耘,蔡衍明将眼光瞄向了“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大陆。1984年,宜兰食品在大陆申请注册了“旺旺”商标。此举为台商在大陆申请注册商标第一例,当时一度广为传扬。   1992年,旺旺将落户大陆的第一站选在了“最一有缘分,’的湖南。对于如何做市场,旺旺自有其“独门绝技”。旺旺进入之后,一行人所到之处不是忙于投资洽谈,而是先观察该地的批发市场环境,看看产品的销售通道如何;另一方面,旺旺开始在电视上投入巨资做广告,进行强力拉动。“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广告语一时响彻荧屏,几乎妇孺皆知。   事后看来,旺旺的两招营销手段无疑是最正确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批发市场为流通领域的主渠道,而旺旺一上来就先抓批发市场无疑是“找对了地方”。而在当时懵懂的市场局势下,旺旺的销售政策无疑更具科学性,不仅给经销商们设定了最低销售额、划定销售范围,并且现款现货,将经销商们牢牢地捆绑在自己的阵营中;加上旺旺的米果产品在大陆尚属于空白领地,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假冒产品,几乎占尽所有的天时地利,旺旺雪饼在大陆几乎兵不血刃地一炮走红。旺旺在湖南的首家工厂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并创下了2.5亿元销售收入的“旺旺奇迹”。   巨大的市场空白、供不应求的产品,旺旺进人大陆之后大获成功。从1992年托。旺旺集团开始了宏大的造厂运动,并以每年至少成立6家公司的速度快步向前。高峰之时,旺旺的厂房还没有建好,就开始调试设备,而各处的经销商挤破门槛,排着长队等待托货。到了2004年9月,旺旺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50多家分厂、公司,旺旺的年销售额也突破40亿元。旗下覆盖米果类、乳品类、果冻类、炒货类等16个领域100多项产品,并与同样来自台湾的统一、康师傅并称为台湾食品领域的三驾马车,企业一时享誉空前。      渠道新痛      以今天的营销观点看,旺旺当初的“出神人化”,并无过人之处:一是顺应了市场主渠道批发市场,二:是用庞大的广告费打动了人们的消赀需求。这在现存看来有些落伍的招数,却是当时环境下最为有效的法宝。由于市场及企业“造厂”的极度膨胀,旺旺一度人员稀缺,为此,旺旺不得不从工厂里面抽调大量的人员充实到销售一线,其后旺旺各大事业部老总均来自工厂。或搞生产一身。尽管这些事业部老总   对于营销不算擅长,但一段时间内在旺旺产品不愁销路的大好局面下,由此所带来的隐患几乎可以忽略小计。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