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认识及经方治疗.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及经方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及经方治疗 尹慧子 张艳(通讯作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 110000)   【摘要】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西医的降压药的运用作用快,但不能缓解患者的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且有副作用需长期服用维持血压的正常。高血压病的病机重在火、痰、饮、虚。火包括肝火、心火、胃火、肠火,可见于高血压病的各个阶段。痰包括痰湿壅盛,日久终致痰瘀互结。饮包括饮停上焦、饮停中焦和饮停下焦。虚包括脾虚、肾虚、阴虚、阳虚。本病常见经典经方有天麻钩藤饮证、半夏白术天麻汤证、二妙丸、真武汤、泻心汤、六味地黄丸证等,掌握经方的主要主治症状及临床广泛适应症,就能用经典中医经方有效防治高血压,对高血压病的未来防止及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病机;经方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15-02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升高,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与现代实验指标相结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证候本质,指导临床治疗,还是治疗高血压的必由之路。   1.高血压的中医早期认识   高血压病在中医学属于“眩晕”、“头痛”范畴,本病以本虚标实为本,阳亢为标,以火、痰、虚、风病理因素贯穿疾病,终致痰瘀阻止。“眩晕”一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的早先张锡纯提出过,随后朱颜在全国高血压症座谈会上,较全面阐述了高血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与治疗[1],提出了类似高血压症的一些病名。 此后,临床多在临证中从“中风”及“眩晕”入手,汲取古典经验,用于高血压防治的临床实践[2]。因此,依据临床医家的经验,眩晕与头痛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3]。   2.高血压的中医病机认识   首次出现眩晕病因病机论述的著作为《内经》,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此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均有发挥,如张仲景认为有外风与内风;刘完素从火论治;朱丹溪有“无痰不作眩”;张景岳有“无虚不作眩”等论述。高血压是由于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内伤虚损从而引起的阴阳失调,主要病位在肝、肾及心。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亢于上。情志激动,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升发过度,肝阳上亢。临床可见头晕胸闷,急躁易怒,口苦,心烦失眠,脉弦等。进一步发展阴虚阳亢,肝肾阴虚,最终阴阳两虚。临床有腰膝酸软无力,烦热盗汗,失眠遗精,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肝的功能失调,肝不藏血,血随气逆。情志内郁,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形成瘀血、痰饮等内停。现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大量肥甘厚味,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健运失司,聚湿为痰,痰浊内蕴,阻碍气血运行,可致气滞血瘀,久而亦可生风。临床可伴见易脘腹痞满胀痛,下肢酸乏无力,小便不利,大便气味重,舌苔厚腻,脉弦滑。朱丹溪所言:“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此外,“咸味入肾”,盐食摄入量过多,可以损伤肾阴,不能济心火,心火亢盛从而导致气机失调;肾阳损伤,不能气化水液,水湿内停[4]。中医认为,痰为津液之所变,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停留的津液为痰所生,从而凝聚而成痰。津液代谢失于正常,痰湿内聚,浊脂沉积于血府,使脉络壅滞不畅,最终到致痰淤互结,闭阻脉络而发病。痰瘀日久化热,耗伤津液,或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脉络瘀阻,清空失养,或肾阴亏虚,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敛阳,阳亢于上,上扰清窍,引起头晕、头痛、头胀。   3.高血压的经方治疗   临床只要抓住方证的特征规律,根据“有是证,用是方”的治疗原则,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徐灵胎所说:“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5]。高血压临床上常用的经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泽泻汤等。心肝火旺证常见形长体瘦,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质红,脉弦劲有力等。临床经方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胃肠积热可见体型壮实,面色暗红,口干唇干,口渴欲饮冷,口苦口臭,胁肋胀满,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脉弦实等。临床经方为大柴胡汤、白虎汤、葛根芩连汤等。水饮内停证常见症状头痛眩晕,恶心欲吐,胸闷满闷,纳呆,不渴饮,腹胀,小便不利,下肢酸,舌淡苔腻,脉沉等。临床经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等。脾虚则见有食少,乏力,食欲不振,便溏等,临床经方有附子理中汤、苓桂术甘汤等。肾虚则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临床经方有六味地黄丸、真武汤等。   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