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边风景更好
那边风景更好
一、要精心设计导课—闪亮登场
徐晓佳老师:采用古今中国馆对比,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质疑:中国是怎样成为英国的殖民目标,远隔重洋的两国为何开战?从而导入新课。
闫伟老师:导课采用生活化导入(莒南特产茶叶和罂粟的对比)先出示莒南特产茶叶和罂粟这两种植物,利用茶叶和罂粟的影响引出鸦片战争,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产生由衷的亲近感,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好的导课就像是天空中划过的流星,虽然短暂但魅力无边。
二、要学会提炼教材——板块设计
徐晓佳老师通过“云翻雾起——寻背景、血雨腥风——看过程、风雨飘摇——论影响”三个篇章,由战争的背景到过程再到影响,层层递进,提炼教材内容形成自己的语言,形成大知识板块。
闫伟老师的“印象鸦片战争——探究鸦片战争——感悟鸦片战争”,由浅入深,到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感悟。
看到两位老师的设计,我再次深深感到如果不是精心备课、阅读大量资料、上网搜寻、细读教材、如果不是有一股浓浓的情在里面,我想这标题是提炼不出来。这种思路的大气磅礴是我所神往的。
?
三、要有效利用图片和史料——论从史出
徐晓佳老师的中英两国进行一场实力PK。学生自然得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闫伟老师的第二篇章探究鸦片战争,这整个环节都是用史料论证列强对中国权益破坏的过程、影响,整个环节一目了然:史料——结论。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想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会学习和进行情感教育,而且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观点也同样重要。
四、要有效的链接历史图片形成历史画卷并配乐朗诵——情感升华
徐晓佳老师的第二章 血雨腥风——看过程之民族英雄丰碑;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陈化成、三元里抗英、战争中的少数民族将领等,教师对事迹讲述,这就把爱国主义精神,不屈的抗争精神传递给每一位了学生。还有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回放等。
闫伟老师的印象篇章之血铸中华。本环节通过林则徐与虎门销烟的视频欣赏,引出英雄群体,并通过动画和音乐的视听觉冲击,配以教师动情的解说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了血铸中华的悲壮。
只要是教师用心去感受历史的感动,就一定能传递给学生你的感动,那怕你的声音不够优美,你的咬字吐字不够标准,因为情感是相通的。
?
五、要让新闻碰到历史——印证和充实教材(李文华)
徐晓佳老师的2010世博会中国馆的引入(李文华: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闫伟老师的圆明园十二兽首和感悟鸦片战争: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1月份曾有消息称将要邀请英法政要参加纪念活动,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日前,圆明园管理处表示,纪念活动仅限民间文化交流,并未邀请英法政要出席。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观点:
腾讯上海市网友刀锋战士:我觉得很好,抬头要有底气,低头要有勇气!
腾讯武汉网友非常完美 :请一群强盗来吃吃喝喝我不发表意见。
画个圈咒咒: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腾讯太原市网友天地之间:我觉得有必要请他们来参加,提醒他们曾经是侵略者,就是让他们知道中国不会忘记那段历史。
这些新闻的引入大大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情愫。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并培养学生理性爱国和和谐世界的观念。历史不仅是凝重的更是透明的,教育学生更应该以史鉴今关注时事的发展。
六、要善于归纳总结——提升深度思维
徐晓佳老师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闫伟老师的探究篇章之影响篇结论: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两位老师的设计既是总结,同时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要抓问题质的东西的好思维习惯。
当然喽,课件的设计也很重要,重点、非重点的内容时间上也要恰当安排。这两节课,无论语言还是教学设计,总体上浑然一体,就像一溪流水,既跌宕起伏,又缓缓的自然流淌,让人觉得那流淌真的是为了回归大海,很大气,我都很喜欢,但是我总感觉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多些,学生的自主和发言少了一点,基本上是师生对话式滚动教学。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通史学习,他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既然学生们已经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何不相信他们。如果再多放给学生机会和问题,让学生去交流、去展示、去辩论、去归纳,教师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会更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