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用26课多极化的出现
24课补充 * 2003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拉克作战…… 反映了什么现象?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背景 过程 影响 结果及影响 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走向联合的欧洲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标志 概况 影响 中国的振兴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背景 过程 影响 结果及影响 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走向联合的欧洲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标志 概况 影响 中国的振兴 (1)对西欧: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对美国政策: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对重大国际问题: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1951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第26课 │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 欧共体出现的原因 (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意识到必须联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在经济发展中,西欧的联系日益密切。 (5)法德两个宿敌和解,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欧洲国家是怎 样一步步走向 联合的? 1950年舒曼计划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93年欧盟建立 填一填 3、影响: 材料1 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材料2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20.1% 18.7% 17.5% 欧共体 24.4% 31.3% 36.2% 美国 1974年 1965年 1955年 国家或组织 ①经济: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 3、影响: ①经济: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 材料3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障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历史必修1 ②政治: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 材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探究点:欧洲的联合 材料一:1949年,阿登纳就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讲话:“我决心要以法德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因为它是我们政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格:“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格《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第26课 │ 课堂导学 [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阿登纳所说的“基点”指什么。 (2)戴高乐总统在对记者的谈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思考提示:(1)法德和解。 (2)希望欧洲联合,摆脱战后美国控制欧洲的局面。 第26课 │ 课堂导学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背景 走向 联合 影响 结果及 影响 ①民主改革 ②美国的大力扶植 ③国际机遇: 朝鲜战争 ④发展战略:合乎国情 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走向联合的欧洲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标志 概况 影响 中国的振兴 外 因 内因①+④ 二、日本的崛起 1972
文档评论(0)